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太空算力新赛道:马斯克与硅谷巨头竞逐,中国已率先组网启航

   时间:2025-11-25 12:27:52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全球科技领域正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太空算力竞赛,马斯克再次成为焦点。这位以大胆创新著称的企业家,在最近的美国沙特投资论坛上抛出震撼计划:未来五年内发射AI卫星站,将数据中心搬到太空。这一构想并非马斯克首次涉足太空与科技的结合,早在2018年,他就将自己的特斯拉Roadster跑车送入太空,开启了私人航天的新纪元。

马斯克的新计划直指AI算力发展的核心瓶颈——能源供应。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数据中心耗电量急剧攀升。国际能源署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数据中心耗电量已达415太瓦时,占全球用电总量的1.5%,预计到2030年将翻倍至945太瓦时,相当于日本全年的用电量。面对如此庞大的能源需求,马斯克认为,地球已无法满足AI计算的未来需求,必须转向太空寻求解决方案。

太空数据中心的构想并非马斯克独创,但他的计划最为激进。他提出,利用星舰火箭每年向轨道发送数百吉瓦的太阳能AI卫星,这些卫星将配备高速激光通信系统,直接在轨道上组成数据中心。马斯克强调,太空中的太阳能辐射强度是地表的1.36倍,且不受昼夜和天气影响,能量利用率可达99%,远高于地面的30%至40%。太空的极寒环境为散热提供了天然条件,无需复杂的水冷或风扇系统,仅通过辐射散热即可实现高效冷却。

然而,这一计划面临诸多技术挑战。首先,发射成本仍是主要障碍。目前,SpaceX的猎鹰火箭发射成本最低为每公斤1400美元,而马斯克的目标是将星舰火箭的成本压低至每公斤67-100美元。尽管这一目标极具挑战性,但马斯克认为,随着火箭完全重复使用和高发射频率的实现,成本有望大幅降低。花旗银行预测,到2040年,发射成本可能降至每公斤约30美元。

除了发射成本,太空数据中心的维护和升级也是难题。宇宙辐射、碎片垃圾和陨石冲击对设备构成严重威胁。谷歌已在67 MeV质子束下测试其TPU芯片,但技术难题尚未完全解决。Axiom Space尝试使用军规级设备应对辐射环境,而Lonestar则探索将月球数据中心放置在地下熔岩洞中以防辐射。这些探索为太空算力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这场太空算力竞赛中,中国已悄然领先。2025年5月14日,国星宇航与之江实验室成功发射了全球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首发星座包含12颗计算卫星,搭载80亿参数的天基模型,实现了算力上天、在轨组网和模型上天的目标。该星座单星最高算力达744 TOPS,总算力5 POPS,总存储容量30TB,星间激光通信速率最大100Gbps。国星宇航的“星算计划”更宏伟,计划由2800颗算力卫星与100个地面智算中心组网,构建天地一体化算力网络,长期目标总算力可达1000 POPS。

与此同时,其他科技巨头也在加速布局。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表示,未来二十年内,太空数据中心的成本将打败地面数据中心。蓝色起源正在加速新格伦火箭的开发,旨在降低发射成本。谷歌则公布了“Project Suncatcher”计划,目标发射由太阳能供电、搭载TPU的紧凑型卫星星座。这些计划表明,太空算力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新焦点。

尽管太空算力的前景广阔,但行业专家认为,这一领域仍需长期探索。中佛罗里达大学教授菲尔·梅茨格认为,太空AI服务器项目至少需要十年才可能在经济上变得合理。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逐步降低,太空算力有望成为未来AI发展的关键支撑。在这场竞赛中,谁能率先突破技术瓶颈,谁就将掌握未来科技的主导权。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