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雷军月掉粉近70万,小米深陷多起纠纷,市值大幅缩水超5500亿港元

   时间:2025-11-28 14:15:16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小米汽车接连陷入多起司法纠纷与舆论风波,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海口市美兰区人民法院就一起涉及小米汽车的购车合同纠纷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小米相关条款存在不公平性,要求其双倍返还消费者定金。

案件起因于2024年7月,消费者李女士在海口试驾后支付5000元定金订购一辆价值31.89万元的小米SU7 Max。因资金问题,她与小米客服协商延期提车,双方约定订单保留360天。然而三个月后,小米海口公司单方面要求李女士在7日内付清31.39万元尾款。由于无法短期筹集资金且未完成验车,李女士未支付尾款,小米随即取消订单并没收定金。

法院审理认为,小米汽车要求消费者在未验车、未交付的情况下限期付款,否则取消订单并没收定金,这种格式条款加重了消费者付款义务,变相限制了验车权利,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法院指出,小米官方曾承诺支持验车后付尾款,但实际行为与宣传不符,构成违约。最终判决小米海口公司双倍返还定金1万元,其母公司小米景明科技有限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另一起争议案件涉及小米SU7 Ultra的“挖孔机盖”宣传问题。今年5月,小米宣称该机盖完全复刻原型车设计,选装价4.2万元。但消费者购车后发现实际功能与宣传不符,质疑虚假宣传并提起诉讼。11月20日,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开庭质证此案。

小米方面提交新证据称,挖孔机盖取消了前背箱,符合雷军微博“内部结构改了”的表述。根据风洞试验报告,该设计可降低前后轴升力系数,增大风阻系数,具备气流导出和辅助散热功能。小米还强调,雷军曾多次表示“不建议购买”挖孔机盖版本,并在发现微博表述不准确后及时删除相关内容,因此不构成故意误导。

消费者维权方则指出,真风道带来的风阻系数变化应为0.x级,而小米提供的报告数据变化微小。且该报告早在5月就已取得却未向消费者展示。小米法务团队的辩护被部分网友解读为“暗示雷军不懂车,乱发微博后改正”。

除司法纠纷外,小米汽车还面临其他运营问题。今年9月,南京小米景明科技有限公司因展销厅未经消防许可擅自投入使用,被处以3万元罚款。天眼查显示,该公司为小米景明科技全资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Xiaomi H.K. Limited。

市场表现方面,小米集团最新财报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总营收1131.21亿元,同比增长22.3%;经调整净利润113.1亿元,同比增长80.9%。其中智能电动汽车及AI创新业务收入290.1亿元,同比增长199.16%,成为增长最快板块。该季度小米共交付新车超10万辆,实现经营收益7亿元。

尽管业绩亮眼,但小米第三季度营收环比下滑2.4%,毛利环比下降0.6%。财报发布后,小米股价持续下跌,一度跌破40港元/股。为稳定市场信心,11月24日雷军通过旗下公司增持260万股小米B类普通股,耗资超1亿港元。增持后雷军持股比例达23.26%。截至11月26日收盘,小米股价报40.1港元/股,较年内高点61.45港元/股缩水5559.54亿港元。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