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券商行业持续推进网点优化调整,裁撤营业部的动作引发市场关注。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兴业证券、国信证券、财达证券、方正证券等30家券商实施分支机构裁撤,累计减少营业网点数量超过180家。这一趋势背后,既有行业转型的深层逻辑,也折射出从业人员的职业困境。
兴业证券成为年内裁撤力度最大的券商。11月22日,该公司公告撤销宜宾分公司,此前三天内已连续宣布关闭杭州南苑街、诸暨东二路等5家分支机构。数据显示,兴业证券今年已发布11次分支机构撤销公告,累计裁撤41家营业网点。其他券商也在加速调整:财达证券11月先后关闭石家庄晋州中兴路、秦皇岛峨眉山中路两家营业部;金元证券撤销无锡新兴东路营业部;申万宏源证券则裁撤贺州江北中路营业部。国信证券自7月以来已分两批裁撤21家营业部,公司方面回应称此举属于正常经营优化。
行业转型压力是推动券商裁撤营业部的核心因素。经纪业务作为传统“粮仓”,正面临佣金率持续走低、线上获客成本攀升的双重挤压。某券商人士分析,当前行业存在三大矛盾:一是网点过剩导致利润摊薄;二是房租、水电等固定成本刚性上升;三是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业务线上化,实体网点功能弱化。深圳中金华创基金董事长龚涛指出,多数业务已实现线上办理,券商通过合并区域网点形成规模效应,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提升管理效率。
<独立财经评论员郭施亮认为,券商裁撤营业部本质是运营模式升级。当前投资者更依赖线上交易,线下网点虽能服务老年客户,但持续推高的运营成本迫使券商做出改变。数据显示,截至11月27日,证券经纪人数量较去年同期减少5200人至2.38万人。某券商从业者肖风(化名)坦言,AI技术普及使一线员工面临“过剩”危机,客户维护等基础工作已无法满足职业发展需求。
从业者转型压力日益凸显。龚涛表示,营业部裁撤直接冲击一线岗位,留任员工需承担更高绩效要求。未来营业部将向财富管理、机构业务、投顾直播等特色化赛道转型,这要求从业人员从“粗放扩张”转向“精细经营”。郭施亮建议,员工可向投顾或分析师方向发展,持牌合规的投顾业务既能满足客户需求,也具有较强盈利能力。业内人士强调,在营销与理财两大核心赛道上,优秀营销经理和理财顾问仍具竞争力,从业人员需明确职业目标,通过持续学习重塑专业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