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举办的2025空间计算产业大会上,一家来自宁波的新锐企业万有引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为焦点。该公司正式推出我国首款全功能空间计算MR专用芯片“极智G-X100”,同时发布面向生态合作伙伴的全栈空间计算解决方案“极域”,标志着我国在空间计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万有引力联合创始人兼CMO王爽介绍,这颗芯片采用全球领先的5纳米制程工艺,是目前中国首颗具备全功能特性的空间计算芯片。作为全球唯一能够提供完整空间计算解决方案的企业,万有引力依托甬江实验室的科研资源,组建了由半导体、算法和系统架构领域资深专家构成的核心团队,在高性能计算、低功耗设计和空间感知技术方面积累了深厚经验。
空间计算技术通过整合空间数据与智能算法,为扩展现实设备、机器人、无人机等智能终端赋予环境感知能力。这项技术自2023年苹果Vision Pro发布后引发广泛关注,但行业发展面临多重挑战:现有设备多采用通用芯片方案,难以同时处理高并发传感器数据、实现实时3D场景理解,并在功耗控制、散热设计和系统集成方面存在短板。生态建设滞后导致开发门槛高、应用更新缓慢,缺乏稳定可控的底层算力支撑。
针对这些痛点,万有引力采取差异化技术路线。创始人王超昊透露,研发团队从底层架构开始重新设计,确保芯片专为空间计算场景优化。实测数据显示,“极智G-X100”在彩色透视场景下实现9毫秒端到端延迟,刷新全球最低纪录。该芯片在关键性能指标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部分参数甚至超越同类产品,可满足扩展现实设备、智能机器人等终端的实时环境理解需求。
除主芯片外,公司同步完成另外两款配套芯片的研发。其中“极眸G-VX100”专注于人工智能与增强现实计算,“极颜G-EB100”则侧重空间渲染与显示技术。三款芯片与全栈解决方案形成技术闭环,有望破解当前产业“有方案缺芯片、有芯片缺整机”的发展困局。王超昊强调,这种“专用芯片+全栈平台”的组合模式,为中国构建自主可控的空间计算技术生态奠定了基础。
作为甬江实验室新型显示与感知研究中心的孵化成果,万有引力的技术突破体现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成效。公司核心团队凭借在半导体领域多年的量产经验,成功将先进制程工艺与空间计算算法深度融合,推动我国在该领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这项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更为全球空间计算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