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近期一次深度访谈中,就人工智能(AI)对传统行业的重塑作用发表了重要观点。他提出,未来五年内,AI技术将深度渗透至各个产业领域,推动传统生产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所有传统产业都值得用AI技术重新定义",雷军用这句话概括了他的核心判断。
以小米汽车工厂的实践为例,雷军详细介绍了AI技术在工业检测环节的突破性应用。传统大压铸件检测依赖人工完成,不仅耗时长达20秒,且误差率难以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通过部署X光扫描设备与AI视觉分析系统,检测流程被压缩至2秒内完成,效率提升10倍的同时,检测精度达到人工标准的5倍以上。这种技术革新不仅优化了生产节拍,更通过消除人为因素干扰,显著提升了产品良品率。
在产业合作层面,雷军强调了开放生态的重要性。他指出,万亿级规模的AI赋能市场需要产业协同开发,任何企业都无法独立完成全链条布局。通过与行业顶尖伙伴建立技术联盟,企业能够聚焦核心优势领域,形成互补型创新网络。这种协作模式既能加速技术落地,又能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最终推动整个产业链向智能化方向升级。
关于智能制造的未来图景,雷军透露了小米的布局方向。预计五年内,具备自主决策能力的人形机器人将大规模进入工厂场景,承担物料搬运、精密装配等高强度重复性工作。这类机器人不仅能降低30%以上的综合人力成本,其灵活的机械臂设计还能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的柔性生产需求。更值得关注的是,雷军认为家庭服务机器人市场将呈现指数级增长,消费者对具备情感交互能力的智能助手需求远超工业领域,这将成为下一个技术竞争焦点。
这场由AI驱动的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制造业格局。从质量检测到生产执行,从设备维护到供应链管理,智能技术正在渗透至工业生产的每个环节。雷军的观点折射出中国科技企业对技术革命的深刻理解——通过系统性创新重构产业价值链条,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这种转型不仅关乎企业竞争力,更决定着传统制造业能否在新一轮技术浪潮中完成关键跃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