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网红面馆风光不再,和府捞面等面临市场考验

   时间:2025-05-07 19:20:55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知名面食品牌“和府捞面”再次因广告违规问题引发社会关注。据了解,去年12月26日,该品牌在其各直营门店(分公司)入口处放置了自行设计制作的广告牌,标有“中式面馆第一品牌”的字样,旨在商品展示及对外宣传。

今年1月6日,根据群众举报,执法人员前往“和府捞面”张杨北路店进行现场检查,发现该门店店堂入口处摆放了上述广告牌。事件曝光后,和府捞面迅速采取行动,撤换了相关广告牌,并于1月20日前完成了所有直营门店的整改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和府捞面首次因广告违规受罚。去年7月,据人民网江苏频道报道,和府捞面在新品宣传中声称其衣藻低脂面中添加的“莱茵衣藻”可辅助降血糖。由于该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违反了广告内容管理规定,南京市秦淮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和府捞面的子公司处以6万元罚款。

和府捞面近期还因同城门店价格差异问题引发消费者热议。有消费者投诉称,在不同门店点购相同餐品时,价格存在差异,这一现象被戏称为“差价刺客”。面对争议,和府捞面回应称,价格差异源于门店分级战略,不同等级门店在装修设计、服务系统及运营成本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产品定价相应上浮。

从近年来和府捞面的发展历程来看,其作为网红面馆的代表品牌,经历了从爆火到争议不断的转变。前几年,网红面馆风靡一时,以独特的品牌设计、连锁化经营和高昂的价格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尤其是年轻群体和都市白领。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经济环境变化以及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网红面馆逐渐失宠。

网红面馆的高价策略曾一度受到追捧,这背后既有高昂的租金和人工成本支撑,也迎合了当时消费升级的大趋势。然而,随着消费者越来越理性,特别是在经济压力下减少非必要开支,高价网红面馆逐渐失去了市场。

数据显示,近年来网红面馆行业的投融资热度骤降,多家品牌开始寻求加盟模式以降低运营成本。同时,为了吸引消费者,网红面馆纷纷推出降价措施,和府捞面也不例外。尽管和府捞面在2024年实现了25亿元的营收,但同店销售额却同比下滑了15%。

事实上,网红面馆们早已意识到消费趋势的变化,但并未立即选择降价,而是通过产品组合调整和促销活动等方式增强品牌吸引力。然而,面对现实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网红面馆最终不得不向市场低头,纷纷降价以贴近大众消费市场。

然而,降价后的网红面馆仍需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方面,他们需要与大众餐饮消费品牌争夺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新网红品牌的崛起也给和府捞面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例如,近年来涌现出的一批本帮面馆,以其独特的本帮特色和现炒浇头吸引了大量消费者,成为新的市场热点。

对于和府捞面等网红面馆品牌而言,过去所依赖的网红效应和高端定位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他们需要进一步放下身段,主动贴近大众消费市场,通过降本增效、有序发展加盟业务等方式寻求突破。同时,他们还需要不断创新产品,以合适的价格吸引消费者,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和府捞面等网红面馆还需要关注消费者的真实需求。艾媒咨询的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对于中式快餐价格的可接受程度多在20元至30元之间。因此,网红面馆在定价时需要充分考虑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和消费习惯,避免过高的价格导致消费者流失。

在品牌形象方面,和府捞面等网红面馆也需要加强自律。此次因广告违规被罚的事件再次提醒他们,在宣传和推广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夸大其词或误导消费者。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口碑,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和府捞面等网红面馆在面对市场变化时需要及时调整策略,贴近大众消费市场,同时加强品牌自律和创新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