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部)针对汽车安全领域再度采取行动,正式启动了一项关于《汽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制定计划,并向公众广泛征求意见。此次技术要求的起草阵容强大,涵盖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及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等业内知名企业。
据了解,当前国际上在这一细分领域尚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而我国现有的与汽车门把手相关的标准,主要集中在耐久度、强度、耐高温、耐振动及耐腐蚀等传统性能方面。然而,随着电动门把手与隐藏式门把手的兴起,这些传统标准已难以满足现代汽车技术发展的新需求。
工信部强调,隐藏式门把手因其独特的美观性和科技感,在市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一系列问题逐渐显现,包括强度不达标、控制逻辑存在安全隐患、操作识别困难(因其隐蔽且无明显标志)、断电后失效以及可能导致的夹手风险,特别是在紧急逃生和救援场景中更为突出。在车辆发生碰撞或起火事故时,电动门把手往往因断电而失效,极大地增加了救援和逃生的难度。
为此,《汽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的制定,旨在从救援逃生的角度出发,强化汽车车门外把手在碰撞及起火等极端情况下的安全逻辑。该标准将要求增加机械式或断电保护等安全冗余设计,确保在断电、碰撞等事故发生时,车门系统仍能保持开启状态,从而保障救援及逃生通道的畅通无阻。
随着工信部的深入介入,汽车门把手的设计将不再仅仅追求形式上的新颖与不同,而是将安全性置于首位,成为设计与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考量因素。这一举措有望推动汽车行业在保障消费者安全方面迈出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