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国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星宇航”)在近期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发射了太空计算星座021任务的12颗AI智算卫星,这标志着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正式组网运行。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不仅是对国家算力产业向太空延伸的战略需求的积极回应,更是我国在太空算力基础设施领域抢占制高点的有力举措。
国星宇航,这家以“卫星+AI”为核心技术的高科技独角兽企业,率先在全球范围内将商业航天与人工智能进行深度融合,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赛道,即太空产业与AI产业的交汇点。太空计算星座021任务是国星宇航牵头,联合全球54家机构共同发起的“星算”计划的重要阶段性成果。该计划旨在通过2800颗算力卫星与地面100余个智算中心的互联,构建一个覆盖全球的天地一体化算力网络。
此次发射的12颗卫星,作为“星算”计划的首发星座的一轨,将作为首批组网节点,验证多星星间激光通信、异轨组网建链等关键技术。这些卫星的成功发射,象征着太空计算星座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标志着中国在天地一体化智能计算领域取得了原创性突破。
据了解,“星算”计划的轨道及频谱已通过国际电信联盟的审批。此次任务代号“021”,寓意着从“0”到“1”的突破,也预示着太空计算星座将开启全新的篇章。作为“星算”计划的首发星座,同时也是之江实验室“三体计算星座”的核心组成部分,该星座将通过星间高速激光互联、星座稳定组网和分布式算力调度等技术,构建开放共享的太空计算系统,完成“建链-组网-成云”的天基计算功能验证和应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表示:“人工智能不能因算力缺失而缺席太空。这一突破将重构空天产业生态,释放卫星的更大价值。”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的成功组网,不仅标志着人类首次将算力送上太空,也是人工智能迈向深空的关键一步。
在全球算力竞赛中,太空已成为中美AI竞速的战略制高点。此次国星宇航021任务的成功,使我国在太空计算领域的竞争中占据了先机,将极大影响中美AI发展的未来走向和力量对比。这一突破的意义重大,不亚于DeepSeek给产业带来的冲击。
此次发射的12颗卫星通过多项核心技术突破,构建了当前全球最先进的太空计算平台。该平台搭载国星宇航自主研发的第六代“卫星智脑”系统,并整合之江实验室第二代星载智能计算机“智加X2”,实现了算力密度突破、能效比优化、多任务并行处理以及激光通信与路由技术的突破。这一太空计算平台的建设标志着算力空间的扩展、数据处理范式的革新以及产业生态的重构。
基于太空计算星座低成本、高覆盖和移动性的优势,“星算”计划还能够成为国家“算力出海”战略的重要支撑。通过技术输出、生态合作与国际化布局,构建全球化天地一体算力网络,推动中国算力走向世界。国星宇航表示,将以此为目标,持续以自主创新为核心,携手全球伙伴共建智能互联的太空计算生态,加快“星算”计划太空计算星座的组网建设进程。
该平台还通过开放星载算力接口,吸引全球合作伙伴开发行业应用,形成覆盖低空经济、深空探测、数字孪生等场景的“轨道级”解决方案生态。这一举措将进一步推动太空计算产业的发展,为人类探索太空提供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