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在电动化道路上调整步伐,战略转型显现新动向。
知名汽车品牌保时捷在电动化转型的征途中,正经历一次显著的策略调整。此前,保时捷曾雄心勃勃地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80%的销售量转化为纯电动车型,这一激进目标在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在本周的股东大会上,保时捷CEO Oliver Blume坦言,鉴于当前市场条件,这一目标已不再切实可行。
Blume宣布,保时捷将调整纯电产品的推进节奏,并扩大混合动力车型的比例,以构建一个更加灵活多样的动力系统结构。这一转变反映了保时捷对市场反馈的敏锐洞察与灵活应对。
Taycan作为保时捷的电动车旗舰,其全球交付量在2023年出现了下滑,尽管部分原因可归咎于产品中期改款,但保时捷也承认整体电动车市场的推进速度并未如预期般迅猛。新一代纯电Macan虽已发布,但尚处于市场初期,且第一代燃油版Macan将继续销售至2025年,因此市场反馈尚不足以作为全面转型的依据。
面对这一挑战,保时捷并未止步。Blume在大会上透露,保时捷正在评估推出一款全新SUV车系,并考虑提供纯燃油与混合动力版本,预计将在2030年之前面世。这一车型可能是传闻已久的三排SUV K1,或是定位于Macan之下的紧凑级SUV,以进一步丰富产品线。
与此同时,保时捷明确了Cayenne与Panamera将长期保留内燃机与混动并行销售的结构,并通过动力总成升级以满足Euro 7等严格的法规要求。特别是4.0升V8双涡轮发动机,将进行技术迭代,并延续至2030年代。911混动版本也即将正式发布,标志着保时捷核心车型向电动化过渡的关键一步。
在纯电动领域,保时捷的718继任者仍在紧锣密鼓地开发中。保时捷坚持将其定位为结构上的中置布局电驱跑车,以确保其独特的驾驶体验。Blume表示,718纯电继任平台将致力于提升动态表现,并维持纯粹的驾驶乐趣,而非仅仅是Taycan的缩小版。
全球市场反馈对保时捷的电动化节奏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市场,保时捷受到自主品牌新能源车的强烈冲击,销量大幅下滑;在北美市场,由于无本地化生产,保时捷面临关税与交付周期的双重压力;而在欧洲市场,受政策与消费者接受度的影响,纯电动车的增速也低于预期。
鉴于这些挑战,Blume宣布保时捷将在全球范围内实施结构调整,将年销量目标从30万台缩减至25万台,并从追求销量转向优化价值密度,即提高单位车辆的利润率,减少依赖高销量支撑的业务结构。这一转变意味着保时捷将采用多动力系统并行开发的策略,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应对市场变化。
自Mission E概念车发布以来,保时捷一直是德系高端品牌中推动电动车型量产化的先锋。然而,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保时捷也面临了产品价格、基础设施、用户接受度与全球法规发展节奏的差异等限制因素。尽管如此,保时捷并未放弃电动化转型,而是在寻求燃油、混动与纯电动长期共存的现实模型。Blume强调,过渡期将远长于原先预计,因此保时捷将坚持保持平衡结构,以灵活应对市场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