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一项新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该标准旨在从产品设计源头减少动力电池自燃事件的发生,为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能设立了更高的门槛。
尽管距离正式实施日期——明年7月1日,还有一年多的时间,但业界对新国标的反应迅速,相关的新产品试验和测试项目数量显著增加。据央视报道,各大车企和电池制造商都在积极应对这一新标准。
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的高级工程师姜成龙透露,自新国标发布以来,国内的主要汽车制造商和电池供应商纷纷申请进行新国标的测试,其中一部分企业已经成功获得了测试报告,并正在依据新国标对新产品进行测试。
此次新国标覆盖了7项单体试验和17项电池包或系统试验,与2020年的版本相比,对动力电池的安全要求更加严格。特别是在热扩散方面,新国标将要求从之前的在着火爆炸前五分钟提供报警信号,提升到了不起火、不爆炸的严格标准。
新国标还扩大了试验的范围,特别针对车辆底部碰撞和长期快充这两个常见的安全风险场景,设置了针对性的安全测试项目。其中,热扩散防护检测作为新增的重要试验之一,将显著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
为了应对车辆底部刮擦和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普及等场景,新国标还增加了多项测试,包括模拟碰撞、电池包火烧、电池包浸水和电池包挤压等,这些测试将促使企业从多个角度加强电池的安全防护。
新国标的实施,不仅提高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安全标准,也促使整个行业在技术研发和产品质量上不断进步,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电动汽车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