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汽车与江淮汽车的合作关系,长久以来一直是业界热议的话题。近期,这一关系迎来了戏剧性的转折。蔚来汽车宣布,随着自有生产园区的落成和生产资质的获批,将正式结束与江淮的代工合作。
回溯过去,蔚来汽车选择与江淮合作,一定程度上是基于成本考虑。在蔚来初创期,自建工厂意味着巨大的资金投入,而借助江淮的现有产线,可以迅速实现量产,加速市场布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合作模式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
据财报显示,蔚来汽车截至2024年底已累计交付约52万辆汽车。若以每台车支付4000元至6000元的代工费计算,蔚来向江淮支付的代工费用累计已超过25亿元。这笔费用,原本可以用于蔚来自身的产能扩张、供应链优化和技术研发,却最终流入了代工方的账户。
更为关键的是,江淮代工模式不仅消耗了蔚来的财务资源,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供应链管理。江淮在合作中“强配供应链”,使得蔚来难以自主选择零部件供应商,导致供应链管理失控,成本虚高、品质问题频发。蔚来内部员工曾私下表示,尽管有报价更低、质量更稳定的供应商方案,但由于非江淮体系内企业,这些方案往往被排除在生产流程之外。
面对这一系列问题,蔚来终于下定决心,寻求自主掌控生产。NeoPark园区的落成标志着蔚来在生产体系上的自立。随着与江淮合作的结束,蔚来将不再受制于代工方的利润分成和供应链限制,得以更加灵活地调整生产策略,优化成本结构。
这一转变,对于蔚来而言,不仅仅是生产方式的调整,更是盈利能力和品牌主权的重塑。随着自有产线的投入使用,蔚来预计从2026年开始,单位制造成本将下降约30%,整车毛利率有望大幅提升至15%以上。这意味着,蔚来将有可能在不牺牲产品配置的前提下,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亲民的价格,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