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I人才大战升温:近半AI六小龙员工“潜水”脉脉寻新机遇

   时间:2025-07-26 00:11:53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大潮中,一场针对顶尖人才的激烈争夺战正在全面展开。无论是科技巨头还是新兴创业公司,纷纷祭出高薪策略,试图在这场人才盛宴中分得一杯羹。这股热潮之下,众多AI从业者开始积极寻求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即便是那些明星企业的员工也难以抵挡诱惑。

据业内人士透露,在职业社交平台脉脉上,被誉为“AI六小龙”的六家明星企业员工中,有超过41%的人标记了自己正在寻找新机会,其中一家公司的比例甚至突破了50%,这一数字远高于整个互联网行业脉脉用户的14.65%。“看机会”这一功能,成为了AI从业者向外界释放求职信号的窗口,也让猎头和HR们嗅到了行业变动的气息。

今年以来,尽管“AI六小龙”尚未出现大规模离职潮,但员工们在脉脉上的动态已经透露出这些明星公司面临的挑战。与此同时,AI行业的热度不减,诱人的薪酬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让好工作变得不再稀缺。特别是在DeepSeek这家全球爆红的AI公司带动下,每个月都有近万名从业者更新自己的求职状态,寻找新的舞台。

DeepSeek凭借超高的人才密度,成功克服了算力短缺等难题,实现了逆袭,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它的成功不仅激发了AI公司高薪挖角的热情,也点燃了AI打工人跳槽的激情。在这场人才大战中,AI人才的流动性显著增强,他们的市场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认可。

企业的敏锐嗅觉迅速捕捉到了这一变化。除了专业的HR团队,许多企业的非招聘员工也加入了招贤纳士的行列,他们主动在脉脉上分享招聘信息、薪酬待遇、技术实力以及职场环境,以此吸引人才的关注。在AI人才市场上,需求迅速膨胀,“供小于求”成为常态。

这股热潮不仅让资深AI人才收获满满,也为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提供了快速入行的机会。只要教育背景或职业履历与AI沾边,年轻人就有可能获得AI公司的青睐。脉脉成为了他们展示自己、接触行业前辈的重要平台。不少年轻人在脉脉上结识了AI领域的专家和大咖,通过他们的指点和帮助,迅速建立了对行业和企业的认知,为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AI人才争夺战中,明星公司的核心员工成为了各大企业竞相追逐的对象。他们的“转会报价”已经不再是以万为单位,而是以亿计算。国外市场上,meta为了挖走苹果基础研究团队负责人庞若鸣,开出了2亿美元的巨额薪酬包;而国内市场上,尽管尚未出现如此夸张的薪酬,但AI人才的争夺同样激烈,关键岗位的待遇几乎不设上限。

在这场金元攻势下,AI大咖们的跳槽变得屡见不鲜。无论是互联网大厂还是创业公司,都有不少关键人物另谋高就。线上挖角成为了主流趋势,只要在脉脉上标记了与AI相关的履历,就有可能被HR、猎头或业务团队直接访问和打招呼。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人才大战并不仅仅是程序员的专属。那些履历中带有AI元素、但并非严格意义上研发背景的人才,同样成为了职场上的香饽饽。他们的跨界能力为AI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企业的挖角热情不仅体现在HR的积极行动上,更体现在高层管理人员的亲自参与上。CEO、CTO、副总裁等高管们纷纷在脉脉上发布AI英雄帖,亲自招揽人才。DeepSeek、智谱AI等新锐企业的管理层更是将脉脉当成了“直招热线”,直接公布接收简历的邮箱,发布各类招聘岗位。

AI人才的稀缺性推动了他们身价的飙升,也催生了独特的圈子文化。在这个“技术大爆炸”的时代,AI从业者必须不断与同行交流、碰撞,才能跟上行业的步伐。脉脉成为了他们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各种线下论坛、线上社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在这个圈子里,AI人不仅能够快速理解彼此的想法,还能借助圈子的力量与企业展开博弈,维护自身利益。同时,他们也乐于扮演新人的“赛博领路人”,通过分享经验、揭秘行业内幕等方式,帮助年轻人快速融入AI行业。

随着科技浪潮的涌来,人才在不同企业间的重新配置成为了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与互联网、手机、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相比,AI大模型行业的人才流动带有更明显的“双向奔赴”色彩。优秀人才手握多个offer,拥有更多的选择权;而企业则需要拿出更大的诚意和“情绪价值”来吸引人才。

对于年轻人而言,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他们可以通过更新个人资料、搜寻工作机会以及与圈内前辈交流互动等方式,快速了解行业和公司,做出最符合自身利益的决策。脉脉为他们提供了“速通”AI的土壤,让他们能够在这趟时代列车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