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懂车帝智驾测试引热议:辅助驾驶安全,谁是真英雄?

   时间:2025-07-27 20:58:58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懂车帝携手央视推出了一档深度探讨辅助驾驶技术的节目,该节目通过模拟高速公路及城市道路的突发事故场景,对近40款来自20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的车型进行了严格测试。

测试覆盖了包括小米、特斯拉、问界等在内的众多热门车型,总共设置了15个测试项目,利用车辆和假人模型,模拟真实道路环境及车流情况。然而,测试结果显示,无一车型能够展现出接近完美的表现。

尽管汽车市场上辅助驾驶技术的宣传声势浩大,甚至被某些车企标榜为智能驾驶的巅峰之作的车型,在此次测试中同样未能展现出令人信服的表现。测试结果中的47%通过率,无疑给消费者敲响了警钟,让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车企天花乱坠的营销宣传。

车企的营销言辞与消费者对安全的认知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测试结果提醒我们,辅助驾驶系统在安全方面远非万无一失。无论是哪个品牌、哪种功能或软硬件方案,都存在潜在的不足。因此,消费者在选择车辆时,应始终铭记“人车共驾”的原则,明确人类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的主体责任。同时,辅助驾驶系统在特定情境下的操作决策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更要求我们对安全场景保持高度警惕。

测试中,某车型在模拟“消失的前车”场景中未能成功避障,引发了车主对驾驶员人为干预的质疑。然而,懂车帝通过行车记录仪数据证明,驾驶员并未触碰方向盘,问题的根源在于AEB(自动紧急制动)触发后,系统逻辑错误地抑制了NCA(自动辅助导航驾驶)的绕行功能,导致车辆直接撞向障碍物。这一细节揭示了辅助驾驶系统的一个重大缺陷:安全功能之间的冲突可能导致系统失效。

AEB作为底层制动保障,其设计初衷是为了确保行车安全,但在高阶智能驾驶决策中,却可能成为系统灵活性的障碍。当车辆需要变道避险时,AEB的介入可能会直接剥夺系统的应变能力,将车辆置于进退维谷的境地。这一点,无疑是所有关注智能驾驶安全的人们应该深思的问题。

此次测试还引发了关于测试条件标准化的讨论。特别是在涉及多车协同的AEB或ACC测试环节,跟车距离的微小浮动以及车辆状态的一致性成为了争议的焦点。尽管测试规程设定了目标距离,但在实际行驶中,前导车驾驶员的速度控制和后车系统介入的时机判断都会造成跟车距离的微小变化。

尽管公众对测试的某些细节存在质疑,如跟车距离的不完全统一和车辆状态的标准化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此次测试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为它触及了辅助驾驶系统能力的极限挑战,模拟了一些低概率但高风险的用车场景。在真实道路环境下模拟碰撞、突发障碍和感知盲区,不仅具有冲击力,也提醒了人们在现实驾驶中可能遇到的风险。

针对测试中部分品牌表现的不稳定,以及特斯拉等车企加大国内营销投入的传言,公众也提出了一些质疑。尽管这些质疑看似有些“阴谋论”的味道,但在当前由媒体机构主导的测试环境下,这样的猜测并不罕见。然而,无论争议如何,关键在于测试的执行者应具备公正性和权威性,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客观性和可信度。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