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度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期间,上海世博展览馆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展览——“WAIC里·技能大舞台”。这场展览不仅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进展,更是生动描绘了具身智能在民生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
走进活动现场,五大特色展区映入眼帘,仿佛是一个个未来智慧生活的缩影。这些展区不仅展示了AI技术如何赋能各行各业,更生动诠释了上海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与去年的“十八金刚”人形机器人阵列相比,今年的展览在多个方面实现了全面升级,彰显了中国智造的新高度。
在智造车间区域,一款名为青龙的机器人正在进行自动化物料分拣。这款机器人基于600万真机数据和VLA预训练,形成了2.8B操作大模型,其泛化能力和涌现能力显著提升,能够满足复杂工业场景的作业要求。而另一款上核管孔清理机器人,则能在直径达5米的管板上,完成近两万多个管孔的清洁工作,极大地减轻了劳动工人的负担。
在邻里文艺站才艺表演区,智元新创远征系列机器人以其多才多艺的表现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它们不仅能听懂指令、敲响乐鼓,还能书写书法,这得益于“具身智能+核心零部件”的创新设计。更重要的是,这些机器人以极低的成本实现了与顶级机器人相当的性能水平,展现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独特路径。
“一脑多形”的实践也在本次展览中得到了充分展示。在威客小吃街、智慧修理铺、智慧小卖部等区域,各种形态各异的机器人通过共享先进的VLA具身智能模型,实现了高效、精准的作业。这些机器人的出现,不仅让观众更直观地理解了具身智能的内涵,也预示着具身智能赋能的“智造”时代即将到来。
本次展览是上海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会客厅”与“核爆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构建“AI能力走廊”在民生端的直观体现。在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的指导下,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通过“两会连一赛”的形式,大力助推上海的AI+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其中,“一赛”为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两会”则包括本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和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
从去年的“十八金刚”到今年的“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舞台”,这些展览不仅展示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成果,更是向世界传递了一个信息:科技向善,产业向上,人民向幸福。这场展览不仅是一场技术的盛宴,更是一次对未来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