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椰岛,这家曾被誉为“保健酒第一股”的企业,如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随着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的发布,其亏损1400万元的惨淡业绩,再次将其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不仅是海南椰岛近期困境的又一例证,更是其四年巨亏4.7亿元漫长下坡路上的一个新路标。
自2021年起,海南椰岛的财报便如同噩梦一般,红色警报逐年加剧。从2021年的6000万元亏损,到2022年的1.18亿元,再到2023年的1.49亿元,直至2024年的1.36亿元,海南椰岛的市场表现仿佛坐上了滑梯,一路下滑。更令人震惊的是,其市场规模也在此期间经历了断崖式下跌,从8.33亿元骤降至1.75亿元,萎缩幅度接近八成。
为了扭转颓势,海南椰岛曾试图通过剥离地产业务、专注酒业来寻求突破。然而,这一举措并未如愿以偿。反而,被剥离的房地产子公司阳光置业在2023年实现了1300万元的净利润,成为集团旗下唯一盈利超千万的子公司。相比之下,海南椰岛主营的酒类业务毛利率仅为39%,远低于行业65%的平均水平,这无疑为其酒业之路蒙上了一层阴影。
面对保健酒市场的增长乏力,海南椰岛将目光投向了炙手可热的酱酒赛道。2021年,公司豪掷50亿元,计划打造“仁怀第二大酱酒企业”。然而,这场被寄予厚望的跨界尝试却迅速陷入了困境。合资公司椰岛糊涂酒业连续两年亏损,2024年营收甚至为负值。与此同时,与贵台公司的合同纠纷也让海南椰岛陷入了诉讼泥潭,涉案金额高达721万元。
在酱酒梦碎之后,海南椰岛又仓促转向了“草本酱酒”这一新概念。然而,市场对此并不买账。2024年推出的VIP1号草本酱酒单价高达3579元,但电商平台显示该产品至今无人问津,1299元的礼盒装也仅有零星成交。这场高举高打的转型策略,在消费者端彻底失灵。
除了业务上的困境,海南椰岛还面临着管理层动荡和诉讼缠身的双重打击。自2024年底以来,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总经理等关键职位相继出现人事变动。更为严重的是,原总经理马贺在任期间,子公司员工侵占资金1986万元的事件被延迟披露四个月,导致公司被上交所通报批评。近一年来新增未披露诉讼金额高达3150万元,占公司净资产的29%,20余起案件悬而未决,公司多为被告方。
股价的连续下跌更是让海南椰岛的处境雪上加霜。市值长期低于30亿元,退市的风险如影随形。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大股东海口国资紧急出手,火线补位董秘和财务总监等关键职位。董事长段守奇也亲自代管总经理职务,并明确战略回调,集中全部资源深耕保健酒领域。
然而,回归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主力产品海王酒在电商平台上的销量远不及竞品,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18.47%,跌幅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经销商调查显示,白酒行业库存周转天数已长达900天,超半数经销商遭遇价格倒挂,中小酒企的生存空间被极致压缩。
如今,海南椰岛已站在了退市的边缘。若2025年无法实现净资产转正或营收过亿,公司将面临强制退市的命运。尽管段守奇提出了“开发核心市场、优化产品结构、强化团队建设”等策略,但在四年亏损的惯性面前,这些举措显得力不从心。海南椰岛的困境警示着所有企业:在追逐市场风口的同时,切勿丢失初心,否则终将被风口所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