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络上掀起了一场关于国内36车智驾测试结果的热烈讨论,众多网友对此表达了强烈的关注与质疑。测试结果显示,尽管所有参测车辆的表现均未达到预期,但若从完成率的角度审视,特斯拉这一常被质疑的品牌竟脱颖而出,表现最佳。
这一结果无疑给国产车品牌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无论是哪一家、哪一款国产车型,在这次测试中均未能与特斯拉抗衡,这一差距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与争议。网友们纷纷提出质疑,对测试结果的真实性表示怀疑,甚至有人开始呼吁打假。
然而,当深入查看测试排名时,却出现了令人惊讶的反转。据测试数据显示,华为问界M9位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百度的极越01、小鹏X9、理想MEGA、蔚来ET7、宝马IX1以及小米SU7 MAX等车型。而特斯拉Model3则排在了第十位,得分仅为3.66分,与华为问界M9的4.73分相去甚远。
面对这一戏剧性的排名,不少网友开始质疑测试结果的公正性与准确性。他们认为,任何机构的测试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尤其是商业性机构,其测试结果往往难以令人信服。
事实上,无论是国内的测试还是德国的测试,都揭示了当前智驾技术的局限性。从原视频中可以看出,现有的智驾系统仍无法完全替代人类驾驶,在多种使用场景下均无法达到自动驾驶的标准。许多情况下,如果没有人工干预,智驾系统很可能会引发事故。
因此,专家提醒广大驾驶员,在当前的智驾技术阶段,驾驶员仍需时刻保持警惕,双手不能离开方向盘,更不能分心。智驾系统只能作为辅助工具,而非完全替代人类驾驶。这一观点才是测试最想传达给公众的信息。
对于这场测试引发的争议与质疑,有观点认为,与其纠结于测试结果的靠谱与否、谁更领先,不如正视当前智驾技术的局限性。毕竟,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谁都无法实现真正的自动驾驶。与其盲目攀比,不如脚踏实地,继续推动技术的研发与进步。毕竟,在当前的智驾技术阶段,人开车仍然是最安全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