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访四川航空工业的一次深度之旅中,记者走进了位于成都双流的四川川航航空发动机维修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川航航发”),这里是四川省航空航天装备产业的璀璨明珠,专注于民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技术突破。
步入公司园区,各式各样的航空发动机错落有致地陈列着,它们如同待检的精密艺术品,等待着川航航发的技术团队为它们把脉问诊。作为飞机的“守护神”,川航航发的主要职责是确保每一台发动机都能以最佳状态投入运营,为飞行安全保驾护航。
技术检修现场,工程师们正一丝不苟地对发动机进行细致检查,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关乎着飞行的安全与稳定。川航航发的核心业务涵盖APU维修、航空发动机部附件维修以及航空零备件制造,能够为客户提供从整机修理到性能测试,再到产品装配调试的一站式服务。
尽管成立仅七年,川航航发却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它不仅成为了西南地区首家能够完成V2500型发动机4号轴承回油管维修交付的公司,还在2023年成功研制出A320飞机机轮自锁螺母自制件,并已装机使用超过两万件。更令人振奋的是,2024年,川航航发完成了国内首个航空动力装置热端PMA件的CAAC取证,实现了国产化替代,为打破技术封锁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谈及飞机维修在航空产业中的位置,川航航发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维修处于产业链的末端,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维修工作不仅是确保航空器持续续航的关键,更是保障飞行安全的重要一环。通过一系列的技术修理工作,维修团队能够排除潜在风险,恢复航空器的使用可靠性,从而保持整个航空器的完好状态。
维修产业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和产能也不容小觑。据该负责人介绍,维修产能在整个航空行业中占据了约三分之一的比例,这充分说明了维修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