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舞台上展现出了强劲的多领域竞争力,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其表现尤为亮眼。近日,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在重庆隆重发布了《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2025)》报告,揭示了我国汽车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领先地位。
该研究报告通过一套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19项二级指标的全面评价体系,对汽车产业竞争力进行了深入剖析。结果显示,我国汽车产业规模稳居世界第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更是以显著优势领跑全球,核心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行列。
报告中特别指出,我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环境得天独厚,拥有全球最大的本土新车市场。然而,尽管取得显著成就,我国汽车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研发投入、产出效率以及海外专利布局等方面仍有待加强。
报告还详细分析了产业链上的六大重点领域竞争力水平。其中,我国动力电池竞争力在全球范围内遥遥领先,电驱系统、智能座舱以及氢燃料电池汽车也成功跻身全球第一梯队。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的高级专家表示,我国汽车产业在极端特殊环境下的表现同样值得关注。为了验证新能源汽车在高温环境下的性能,研究院日前进行了极端高温性能检测。首批参与检测的新能源车型整体表现优异,特别是在消费者关心的甲醛暴晒释放、空调极速降温以及高温充电续航等方面,均较往年有了显著提升。
专家进一步介绍,为了全面评估新能源汽车的性能,研究院构建了一套科学、全面的评价标准。通过三大维度、九个项目的测试,模拟了相关使用场景,用专业数据回应了消费者关心的能耗、车内空气等问题。今年,研究院还首次引入了全方位紫外线检测仪等新装备,新增了紫外线阻隔能力等测试场景,这些创新均源于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对用户需求的深入了解。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的董事长强调,通过多年的积累,研究院已经拥有了近千款车型的实测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帮助企业优化了产品性能,同时也为消费者购车、用车提供了直观、科学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