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颗公转周期超过1300年的彗星引发全球天文爱好者关注。这颗编号为C/2025 A6(Lemmon)的彗星,因其近期达到肉眼可见的亮度,成为今年最值得观测的天文现象之一。据天文专家介绍,该彗星将于10月21日抵达近地点,11月8日经过近日点,在此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可在黎明或黄昏时分观测到其踪迹。
这颗被昵称为"莱蒙彗星"的天体并非自身发光,而是通过反射太阳光被人类观测到。北京天文学会会员刘东宇指出,绝大多数彗星因距离遥远而显得暗淡,像莱蒙彗星这样能被肉眼清晰观测的情况实属罕见。目前观测数据显示,其彗核呈现独特的绿色,拖着长达数度的淡蓝色彗尾,在夜空中格外醒目。
科学家推测这颗彗星可能源自太阳系边缘的奥尔特云。这片位于海王星轨道之外的神秘区域,被视为太阳系最古老的"天体仓库",保存着数万亿颗原始冰质天体。长周期彗星通常需要数千年才能完成一次环绕太阳的旅行,莱蒙彗星1300多年的公转周期正符合这类天体的特征。
今年初发现时,天文学家对其亮度预期并不高。但进入7月后,这颗彗星突然开始显著增亮,超出所有预测模型。近期在天津静海、福建闽清、北京门头沟等地,多位天文摄影师成功捕捉到其清晰影像。照片显示,在晨曦微露的东方低空或暮色渐沉的西方天际,这颗"天外来客"拖着长长的彗尾划破夜空。
观测数据显示,10月20日前北半球观测者可在日出前于东方低空寻找其踪迹,此后则需在天黑后转向西方低空。不同地区的可见时段存在细微差异,部分幸运地区甚至能在黄昏与黎明交替时段同时观测。但专家提醒,经过近日点后,这颗彗星将逐渐远离地球,观测难度会持续增加。
针对普通观测者,刘东宇建议使用双筒望远镜进行搜寻。他特别强调两个注意事项:首先要避免直接目视太阳,防止视网膜灼伤;其次需注意区分彗星与飞机尾迹,前者位置固定且移动缓慢,后者则有明显的运动轨迹。目前正值观测窗口期,感兴趣的公众可抓住最后机会一睹这颗百年彗星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