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近期在市场上的动向引发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其银河系列新车型A7的上市,被视为吉利在混动家轿市场的一次重要布局。这款车型不仅承载着吉利在10万级市场走量的期望,更被视为吉利与比亚迪竞争中的一个新焦点。
8月8日,吉利银河A7正式面世,直接对标比亚迪的秦L DM和海豹06 DM。外界普遍认为,这是吉利“摸着比亚迪过河”的又一例证。然而,深入分析后不难发现,吉利银河A7的推出,实际上展现了吉利在技术和市场策略上的独立思考与创新。
能耗作为混动家轿的核心指标,一直是各大车企竞相突破的领域。比亚迪凭借DM 5.0技术,以“一箱油跑2000+公里”的宣传,成功树立了行业标杆。而吉利银河A7同样主打AI技术赋能的低能耗,CLTC工况下百公里馈电油耗仅为2.67L,满电满油综合续航里程可达2100公里,同样迈入了“2L时代”。在舆论场上,吉利此番AI技术的宣传甚至早于比亚迪,这无疑对比亚迪的领先地位构成了挑战,也预示着市场话语权的微妙变化。
早在今年6月,吉利就发布了雷神AI电混2.0技术,吉利银河A7作为该技术的首款量产车型,不仅展现了吉利在混动技术上的最新成果,更通过一系列创新设计,如同级最大的2845mm轴距、路特斯团队调校的底盘、油电隔离的安全设计等,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而8.18万-11.78万元的售价区间,更是直接瞄准了竞品的市场价格,展现出吉利抢占市场份额的决心。
吉利银河A7的成功上市,是吉利体系力优势的体现。在AI技术的构建上,吉利从算力、算法、大模型三个维度综合考量,投入巨大资源建设星睿智算中心,目前已成为中国车企中算力规模最大的智算平台。这一投入不仅为吉利在AI技术上的突破提供了有力支撑,更彰显了吉利对技术创新的坚定决心。
吉利在“架构造车”上的深厚积累,也是其能够在市场上持续推出爆款车型的关键。从SPA/CMA到SEA/GEA,吉利的架构造车能力不断精进,为每一款车型提供了坚实的底层支撑。吉利银河A7的大空间、低能耗等优势,正是得益于其背后的先进架构。
供应链垂直整合同样是吉利体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三电核心零部件到智舱智驾系统,从芯片、智算中心到卫星、飞行汽车,吉利在硬件和软件层面均实现了自主可控。这种垂直整合的模式,不仅提升了吉利的技术实力和成本控制能力,更为其在市场上赢得了竞争优势。
吉利的发展历程,是一部不断转型与创新的史诗。从《宁波宣言》到《台州宣言》,吉利始终坚持长期主义的理念,拒绝短期价格战,坚持长期技术投入与全球视野。在每一个发展阶段,吉利或许都有一个对标对象,但始终不变的,是其对正确道路的坚定追求。正是这种长期主义的精神,让吉利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