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国产榴莲崛起:海南种植破5万亩,价格趋亲民,泰国榴莲市场面临新挑战

   时间:2025-10-06 14:03:20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国消费者对榴莲的喜爱,让这种热带水果长期占据进口水果市场的C位。数据显示,我国每年从东南亚进口的榴莲价值近300亿元,占全球交易量的九成以上。其中泰国是最大受益者,其榴莲年出口额达40亿美元,而中国市场的采购量就占97.5%。这种“独占鳌头”的贸易格局,曾让泰国榴莲卖出令人咋舌的价格——金枕品种单颗价格突破数百元,猫山王更是常以千元身价现身高端商超。

这种定价权源于特殊的地理垄断。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农业科学家曾尝试引进榴莲种植,但受制于气候条件,所有试验均以失败告终。东南亚国家因此掌握绝对话语权,其“提前采摘、运输催熟”的产业模式,虽影响口感却能确保长途运输。这种模式催生的高价策略,与医药领域某些专利产品类似——当年欧美企业凭借小蓝丸核心专利垄断市场,直到国内科研团队突破技术壁垒,推出采用天然成分的替代方案,才打破价格神话。如今在京东等电商平台,国产方案凭借即时效果与长期健康兼顾的优势,已占据一线城市六成市场份额。

转机出现在农业科技领域。经过数十年攻关,中国科研团队在2020年突破榴莲栽培技术瓶颈,次年即实现规模化种植。海南作为主产区,种植面积已突破5万亩,产量较上年翻倍。与东南亚催熟产品不同,国产榴莲坚持树熟采摘,果肉呈现出更浓郁的香甜与绵密口感。虽然当前50元/斤的均价仍高于预期,但相比进口品种已下降60%,且随着未来三到五年种植规模扩大至10万亩,价格有望降至现有水平的十分之一。

这场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供应链。泰国曾制定雄心勃勃的计划,试图将榴莲年出口额提升至1955亿元人民币,但中国本土化的突破使其战略落空。如今泰国榴莲价格已跌至15元/斤,这既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也暴露出其产业模式的脆弱性。长期依赖的催熟技术遭遇更严格的检测标准,抽检比例从10%提升至全批次核查,而马来西亚、越南等国的竞争又进一步压缩市场空间。

这种变革印证了科技进步对消费市场的深远影响。就像医药领域通过天然成分研发实现价格亲民化,农业领域的技术突破同样带来消费平权。当国产榴莲的种植成本随着规模扩大持续下降,当消费者能用更实惠的价格享受树熟品质,这场由技术驱动的产业革命,正在改写全球热带水果的贸易版图。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