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企业界再次上演了一出“祸从口出”的剧情,焦点人物为百果园的创始人及董事长余惠勇。在一段公开视频中,余惠勇针对外界对百果园水果价格的质疑作出了回应,但他的部分言论——“不迎合消费者”、“在教育消费者成熟”——迅速在网络上引发了轩然大波。
面对舆论风波,百果园方面迅速作出澄清,指出该视频片段是对董事长发言的断章取义,完整内容包含前因后果,意在表达得更加全面和复杂。具体而言,余惠勇的原话是:“商业有两种形态,一是利用消费者的无知,二是教育消费者成熟。百果园多年来一直在走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路子,我们不会盲目迎合消费者,而是要告知他们真相,最终的选择权在他们手中。”
这场言论风波,不仅将余惠勇推上了风口浪尖,也成为了观察高端水果市场动态的一个独特视角。消费升级的大潮过后,高端水果市场的震荡仍在持续,而作为水果连锁零售领域的佼佼者,百果园自上市以来,市值已大幅缩水,业绩由盈转亏,门店规模也有所缩减。
百果园的成长轨迹,堪称国内水果零售消费升级的一个缩影。从2001年在深圳起步,到20年后营收突破百亿元大关,百果园完成了从区域连锁到行业领军者的华丽转身。然而,2023年成为了百果园的转折点,尽管成功登陆港交所,稳坐“中国最大水果零售经销商”宝座,门店数量达到6093家,但业绩增长却明显放缓。
为了应对市场挑战,百果园在2024年提出了“三大战役”战略,包括门店全面焕新、招牌果创新推广以及高端礼盒发布等。然而,这一战略转型并未如愿带来业绩提升,反而增加了运营成本。2024年,百果园的销售费用同比增长了25.5%,达到6.05亿元,公司解释称,这是由于新战略的全面执行,包括门店翻新、市场推广活动及聘请美好生活大使等。
在高端化路线方面,百果园通过“四度一味一安全”的水果分级体系,以及无理由退货政策,成功树立了高品质的品牌形象。然而,这也带来了运营成本的增加,使得产品价格相对较高,引发了消费者的质疑。尤其是在性价比成为消费者首要考量的当下,百果园的高价策略更是备受争议。
不仅如此,食品安全问题也成为了百果园的一大隐忧。网络上不断出现涉及百果园的投诉,问题多与食品安全相关。这使得百果园在高端市场的地位受到了挑战,尤其是在行业环境恶化的情况下,毛利率也开始下滑。
为了应对困境,百果园开始调整门店策略,鼓励加盟商将门店从高租金地段搬迁或关闭,更加专注于租金收入比更可持续的优势门店。截至2024年底,百果园门店总数同比减少了966家,平均每天关闭近3家门店。而在2025年,关店潮仍在继续,根据数据显示,截至8月11日,百果园近90天内新关了122家门店。
门店规模的缩水直接影响到百果园的整体收入。2024年,百果园加盟店收入同比下滑12.98%,公司整体营收同比减少9.8%,净利润更是同比减少206.7%,亏损达到3.86亿元。这一业绩滑坡,无疑给百果园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
从余惠勇的言论中可以看出,他仍然坚持“教育消费者”的理念。然而,从百果园推出性价比产品的动作来看,公司已经在市场压力下做出了妥协。在这场消费升级与成本控制的拉锯战中,百果园能否找到平衡点,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仍需时间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