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复旦大学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极具创新性的科学计划,旨在利用超轻型航天器直接探索黑洞,该壮举预计在一个世纪内达成。
据初步估算,从现有技术基础出发,该项目的总投资可能高达八万多亿元人民币。不过,研究人员乐观地认为,随着技术革新和规模化应用,整体成本有望在未来显著下降。
长久以来,由于黑洞的强大引力连光线都无法逃脱,科学家们只能依靠间接手段研究黑洞。尽管2019年人类首次捕捉到了黑洞的图像,但至今尚未具备将探测器送入黑洞附近区域的技术。
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研究人员指出,需解决两大核心难题。首先,需找到距离地球较近的黑洞。科研人员推测,在距离地球约20至25光年的范围内,或许隐藏着尚未被探测到的黑洞。随着未来天文观测技术的不断提升,这些潜在的黑洞有望被逐一发现,为探测任务提供明确目标。
其次,要实现航天器的高速飞行与数据回传。传统的化学推进方式显然无法满足如此远距离的探测需求。为此,研究人员提出采用先进的激光推进技术,驱动重量极轻的纳米级航天器,将其加速至接近光速的三分之一。按照这一方案,航天器预计将在70年内抵达目标黑洞,并在接下来的20年内将宝贵的数据传回地球。
整个探测任务预计将持续约一个世纪之久。尽管这一计划在当前听起来如同科幻小说中的情节,但其背后依托的是近年来航天技术和激光推进领域的显著进步。若未来得以成功实施,将极大深化人类对黑洞这一宇宙奇观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