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京东外卖稳扎稳打,供应链优势助力其迈向新阶段

   时间:2025-08-18 12:07:28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京东近期公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及中期业绩报告,展示了其强劲的增长势头。在第二季度,京东实现了3567亿元人民币的收入,同比增长率高达22.4%,这一增速刷新了近三年的记录。除了核心业务和用户数据的稳步增长,新业务板块也迎来了显著突破,京东宣布已达成新业务的初期战略目标。

自今年7月以来,外卖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各家平台的日订单量不断攀升,与此同时,“系统崩溃”、“订单浪费”以及“商家承压”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京东在外卖市场的策略显得尤为独特,它没有盲目跟风,而是坚持按照自己的节奏稳步推进。

京东的中期财报为市场提供了一份冷静的观察视角,从中至少可以解读出两个重要信号。一方面,京东通过不断优化履约成本,正在将自身的优势品类从3C和日用品扩展到即时零售和外卖领域,这标志着京东正在以进攻的姿态巩固自身市场地位。另一方面,在外卖业务的推进上,京东已经完成了业务框架的搭建和市场认知的培养,接下来将深入行业肌理,进一步提升系统能力。

财报显示,京东新业务板块的收入在第二季度同比大幅增长了199%,其中外卖业务的贡献不容小觑。尽管京东没有单独披露外卖业务的业绩,但从新业务整体的高速增长以及管理层的战略投入来看,外卖业务的实际增速很可能超过了这一数字。京东外卖业务在短时间内迅速覆盖了全国350个城市,吸引了超过150万家品质餐饮门店入驻,已有近200个餐饮品牌的销量突破百万,服务网络已初具规模。

京东外卖的迅速崛起打破了外卖市场原有的双寡头格局,仅用3个月时间就实现了2500万日订单量,将市场推向了“三足鼎立”的新局面。京东外卖不仅完成了外卖业务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成功建立了“上京东点外卖”的用户认知。随着外卖业务的快速发展,京东平台的季度活跃用户数和购物频次也实现了显著增长,其中季度活跃用户数连续7个季度保持双位数增长,这离不开外卖业务对平台整体流量的带动。

在外卖业务与零售业务的协同作用下,京东平台的绝大多数品类都实现了加速增长。除了3C品类的优势持续稳固外,日用品类收入同比加速增长了16.4%,商超品类更是连续6个季度保持收入同比双位数增长。京东零售收入同比增长20.6%,经营利润率达到4.5%,创下公司历史上大促季度的最高纪录。这一成绩表明,京东并没有因为重注外卖而忽略核心业务,反而实现了连续5个季度的加速度增长。

京东CEO许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外卖市场短期内存在泡沫,京东不会过分关注竞争对手的动向,而是将精力集中在打造系统能力上。三季度,京东将上线许多新功能,目前正全力投入研发和能力建设。这一表态进一步印证了京东在外卖市场上的冷静与稳健。

京东一直将自己定位为“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刘强东也曾表示,京东涉足餐饮、酒旅等业务,都是为了强化其背后的供应链能力。这种独特的商业模式在京东的核心业务上多次验证了其长期价值。面对外卖市场的补贴内卷,京东选择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规模化采购等方式降低成本,为消费者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同时保证产品质量。

京东推出的“品质餐饮合营制作平台”七鲜小厨,正是其供应链优势的典型体现。通过供应链降本增效,七鲜小厨不仅解决了商家的盈利和食品安全问题,还提升了消费者的用餐体验。七鲜小厨首店上线首周日均订单超1000单,3日复购率高出行业均值220%,其流量辐射带动周边3公里商圈数千餐厅总体订单环比增长12%,展现了新业态对区域餐饮市场的积极影响。

京东计划在未来3年内开设10000家七鲜小厨门店,目前已有6.6万份报名,市场对餐饮供应链创新充满期待。京东一直非常重视骑手权益保障,Q2财报的成绩也证明了这不是“道德营销”,而是切实提升了骑手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认同感,进而提升了消费者的履约体验。

随着外卖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行业“失焦”的问题逐渐显现。然而,京东始终专注于解决行业性问题,以长期主义者的姿态稳步前行。在短期冲击市场泡沫和长期建立稳定模式之间,京东选择了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京东在供应链、履约等方面的系统势能将逐渐显现,为其在外卖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