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近期对其i8车型进行了重大调整,宣布将i8 MAX作为全国统一标准配置,并取消了Pro车型,新售价定为33.98万元。这一变动发生在理想i8正式上市不到一周的时间内,显示了理想汽车对市场反馈的迅速响应能力。
理想汽车与供应链企业的紧密合作,在其发展历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在关键时刻,如2022年上海疫情封锁期间,为了确保理想L9的激光雷达供应,禾赛科技有近40位工程师自愿驻厂,连续工作了近三个月。这一合作不仅保证了理想L9的顺利上市,还实现了上市首月交付量破万的佳绩。
新品发布后,供应链成为了决定车企竞争胜负的关键“隐形战场”。然而,一辆汽车由数以万计的零部件构成,任何微小的变动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因此,保证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成为了车企面临的重大挑战。理想汽车通过一系列策略,成功地在多次新品发布中避免了保供难题。
理想汽车在供应链管理上的稳健表现,并非偶然。根据海豚投研的统计,理想汽车在现金流充足的情况下,即使严格执行60天的应付账期,也能完全覆盖应付缺口,并有余额应对日常经营,无需额外融资,安全边际在车企中名列前茅。
理想汽车与供应链企业的深度互信,是经过多年合作积累起来的。在初创阶段,理想汽车CEO李想亲自出马,与博世等顶级供应商建立联系,强调质量和稳定性,不计成本。随着合作的深入,理想汽车不仅注重与供应商的战略协同,还通过提供行业资源和专家支持,帮助供应商提升能力。
在理想汽车的供应链管理中,共创会、对齐预测和体系透明是三大秘诀。共创会促进了理想汽车与供应商之间的深度沟通,从战略到执行层面实现高度对齐。理想汽车会定期与供应商分享车型战略和产品定义,以便供应商进行匹配性开发。同时,理想汽车通过PSM团队对供应商进行精细化管理,提前12个月提供销量规划和量纲预测,并根据市场变化实时更新排产计划。
理想汽车的集成供应链管理体系,借鉴了华为的先进经验,实现了采购、生产、仓库和销售等环节的互通协作,提高了库存和物料的智能管理水平。当市场预测出现波动时,理想汽车采用N+1机制实时更新排产计划,确保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理想汽车对供应商的管理不仅限于流程控制,还深入到技术层面。理想汽车会与供应商一起管理下游供应链,提高整个链路上的质量和良率。同时,理想汽车利用数据系统赋能供应商,提升产品质量和供应管理能力。这种管理颗粒度细且技术化的风格,赢得了供应商的信任和尊重。
在核心零部件方面,理想汽车坚持“核心自研,非核心外包”的策略。对于能在效率和产品上拉开差距的核心零部件,理想汽车选择自研。例如,在增程车型上,理想汽车与供应商联合开发了前电驱五合一总成;在i8车型上,理想汽车自研了后驱动电机和碳化硅模块。这些自研成果不仅提升了产品性能,还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理想汽车对质量的要求近乎偏执。无论是自研还是外包零部件,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理想汽车追求零安抛(即零安全故障),不允许任何一辆车出现问题。这种对质量的执着追求,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