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期旅游热潮的来临,国内各大主题乐园迎来了游客量的激增。在北京环球度假区的哈利·波特魔法世界、上海迪士尼的疯狂动物城等地,游客们通过沉浸式的体验仿佛穿越到了故事中,满足了深度游玩的需求。据统计,这些热门景点的预订量环比上月增长了超过51%,展现出强劲的市场吸引力。
主题乐园的火爆不仅局限于园区本身,其周边产业也受益匪浅。周边酒店和民宿的预订量同比增长近四成,带动了零售、餐饮、交通等多个领域的消费。主题乐园不仅成为了亲子家庭的欢乐天地,更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前来打卡,家庭亲子游和年轻群体休闲游的兴起为主题乐园提供了广阔的客源市场。
面对国际知名IP主题乐园的密集入驻,国内“快乐经济”领域也在积极探索特色化发展道路。专家们指出,主题乐园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凝练出独特的文化故事内涵,先有“灵魂”再谈“包装”。同时,随着大型乐园市场的逐渐饱和,专业化、细分化的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中西部地区和二三线城市的市场空间广阔,有望推动主题乐园在这些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处于在业、存续状态的游乐园相关企业已超过40.7万家。仅在2025年,就新增注册了约5.8万余家相关企业。从近五年的趋势来看,游乐园相关企业的注册数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并在2024年达到了历史顶峰。这一数据无疑表明了国内游乐园市场的蓬勃发展和巨大潜力。
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的游乐园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这三个省市的游乐园相关企业总数超过9.8万余家,占据了全国总数的24.06%。这一地域分布特点也反映了国内游乐园市场的区域差异和集中趋势。
然而,在游乐园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据天眼查风险数据显示,涉及司法案件的游乐园相关企业约占总数的3.12%。这一比例虽然不高,但也提醒着相关企业和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游乐园市场的监管和规范,确保游客的安全和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