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动态显示,受拓维信息良好业绩表现的鼓舞,一系列与华为技术相关的概念板块在早盘交易中表现活跃。其中,华鲲振宇、华为鸿蒙、华为HMS、华为鲲鹏以及服务器等板块均呈现上涨趋势。相比之下,稀土、GPU以及覆铜板等板块则显得较为低迷。
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领域的AIETF(代码515070)在开盘初段一度下跌超过2%,但随后迅速反弹,显示出场内资金的积极参与。随着人工智能概念的持续升温,相关ETF吸引了大量资金的流入。据统计,该AIETF已连续五日获得资金的大幅加仓,累计加仓金额超过4.5亿元。
在消息面上,英伟达公司推出的Thor芯片正式发售,这款被英伟达誉为机器人“新大脑”的芯片,基于Blackwell架构的GPU,其FP4精度下的峰值算力高达2070 TFLOPS,相比上一代Orin芯片,算力提升了7.5倍,能效也提高了3.5倍。Thor芯片的CPU性能提升了3.1倍,内存容量达到128GB,是上一代的两倍。
基于Thor芯片的强大性能,英伟达同步推出了两款计算平台:面向机器人的Jetson Thor平台和面向自动驾驶的DRIVE Thor平台。其中,Jetson Thor套件的起售价为3499美元,现已面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市场开放销售。而DRIVE Thor平台则已开始接受预订,并将于9月开始发货。
中金公司的分析指出,在“DeepSeek创新热”之后,全球各大模型厂商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将具备更强能力的新产品推向市场。行业领导者通过技术迭代和客户粘性,使得竞争对手不得不加速“算力抢筹”,以避免被市场淘汰。如果DeepSeek等开源的SOTA模型在第三季度迎来更新,那么国内AI产业链的发展动力有望恢复,二级市场的投资情绪也有望得到提振。
对于投资者而言,在AI产业链中寻找投资机会成为了一个关注的焦点。其中,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夏(代码159381)在人工智能指数中CPO含量最高且费率最低,其权重股包括新易盛(光模块)、中际旭创(光模块)、天孚通信(光器件)以及润泽科技(IDC/云计算)等。
人工智能AIETF(代码515070)则覆盖了AI芯片(如寒武纪-U)、算力基础设施(如中科曙光、新易盛、中际旭创)以及算法应用(如科大讯飞)等全产业链环节,为投资者提供了全面的投资选择。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代码589010)则被誉为科创板的“尖刀连”,涵盖了AI芯片(如寒武纪-U、澜起科技、芯原股份)以及AI应用(如金山办公、石头科技)等领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投资标的。
以上提及的ETF产品,包括人工智能AIETF(代码515070)、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夏(代码159381)以及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代码589010),均为投资者提供了参与AI产业链投资的机会。但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应充分考虑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理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