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智谱AI:从B端到C端,全力冲刺生成式AI第一股

   时间:2025-08-26 22:21:4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生成式AI领域的激烈竞争中,智谱科技正加速其步伐,力图在冲刺资本市场前弥补短板。近日,该公司发布了面向个人用户的手机通用智能体AutoGLM 2.0,这一新版本在功能上实现了重大升级,用户只需简单设定,即可在休息时由智能体自动运营社交媒体账号等任务。

智谱科技产品负责人刘潇介绍,AutoGLM 2.0打破了传统智能体必须在电脑前操作的限制,只需通过任何可联网的电子设备,便能随时随地发起任务,实现自动化处理。

智谱科技在融资进程上一直保持迅猛势头,被誉为“AI六小龙”之一。随着国内大模型行业进入淘汰赛阶段,智谱正全力冲刺IPO,目标是成为中国生成式AI第一股。今年4月,智谱已向北京证监局提交IPO辅导备案,预计将在2025年10月完成辅导计划,并计划在科创板上市。还传出其考虑赴港上市的消息,目标估值约为3亿美元。

在产品层面,智谱近期动作频频,从发布GLM-4.5开源大模型,到上线视觉推理模型GLM-4.5V,再到AutoGLM 2.0的推出,智谱正通过开源和降价策略,加速补足C端市场的短板,试图追赶行业第一梯队。这一连串动作,似乎预示着智谱正在战略上进行重大调整,从以B端定制业务为核心,向C端应用市场拓展,以期获得更大的品牌影响力。

智谱科技在C端市场的短板显而易见。在过去的一年多里,智谱的旗舰模型GLM-4更新陷入停滞,期间国内竞品如Deepseek等迅速崛起,逐步超越了GLM-4的性能。直到今年7月底,智谱才发布升级后的GLM-4.5,实现了推理、编码和智能体能力的原生融合,并在全球最大人工智能开源社区HuggingFace榜单中位列首位。

为了加速开源和降低使用成本,智谱AI总裁王绍兰在今年4月的媒体会议上宣布,2025年是智谱的开源年,多款GLM模型已开放许可协议,允许开发者免费商用、自由分发。GLM-4.5的API输入价格低至每百万tokens 0.8元,输出价格为每百万tokens 2元,甚至低于Deepseek,展现了智谱在价格上的竞争力。

尽管在技术和融资上取得了显著进展,智谱仍面临行业普遍存在的结构性难题,包括毛利率偏低和研发投入高企。据公开数据,2024年全年智谱实现收入约2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0%,但同期净亏损约为20亿元,显示出其在高速扩张中的盈利压力。

智谱科技的“国家队”身份在融资和业务上为其带来了不少优势。核心团队来自清华大学,转型企业后,不仅在融资中多次获得地方国资青睐,其业务也以央国企项目为主。智谱的技术自给自足,带有“自主可控”的技术标签,对于保密要求高的客户来说,智谱的数据安全更具吸引力。

然而,这种身份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智谱的市场化策略。尤其是在面向大型企业的定制化项目中,通常伴随较高的人力与交付成本,整体利润空间相对受限。在C端市场,智谱清言等产品未能达到预期的市场影响力,用户反馈也不如Deepseek等竞品。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智谱近期发布了一系列面向中小开发者的开源模型,并降低了价格。这一举措意义重大,因为互联网大厂正在通过绑定云服务竞争B端客户,并通过快速迭代模型和用户运营占领C端市场。对收入依赖央国企的智谱来说,商业节奏已经落后,追赶刻不容缓。

智谱科技在海外市场也展现出一定的优势,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自主可控的AI技术方面。有业内人士指出,未来智谱的增长点可能在全球市场,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这将是智谱的关键之战。然而,要让AI能力真正出海,还需要更强的模型能力和品牌认知。

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下,智谱科技面临着来自百度、阿里等大厂在B端市场的夹击,以及Deepseek等在C端市场的重压。尽管有国资加持和央国企的稳定订单,以及GLM-4.5等开源模型的市场突破,但智谱仍需拿出更有力的成绩,以证明其在C端市场的竞争力和长期运营能力。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