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无线通信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据权威科技媒体报道,一款基于光电融合集成技术的创新芯片已经成功问世,这款芯片由北京大学电子学院教授王兴军团队与香港城市大学教授王骋团队联手打造,其研究成果已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
这款芯片的最大亮点在于其自适应、全频段、高速无线通信的能力。传统无线通信芯片往往受限于特定频段,而这款芯片则打破了这一限制,实现了从“频段受限”到“全频兼容”的跨越。在所有频段上,它都能提供50至100Gbps的无线传输速率,这一速度远超当前5G网络的传输标准,提升了2至3个数量级。
研究团队提出了“通用型光电融合无线收发引擎”的全新概念,并基于先进的薄膜铌酸锂光子材料平台,成功研发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芯片。该芯片体积微小,仅指甲盖大小,却集成了宽带无线-光信号转换、可调谐低噪声载波或本振源产生以及数字基带调制等完整的无线信号处理功能,实现了系统级的高度集成。
实验数据表明,基于这款芯片的创新系统能够实现超过120Gbps的超高速无线传输速率,完全满足未来6G通信的峰值速率要求。更为关键的是,该芯片在全频段内性能一致,高频段性能未见劣化,这为6G通信在太赫兹乃至更高频段频谱资源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持。
这款芯片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在无线通信技术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它不仅将为用户带来更加高速、可靠的通信体验,还将为6G通信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这款芯片有望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无线通信技术的持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