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国产算力崛起:耐心资本与长期生态建设成关键

   时间:2025-08-29 01:05:1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国产AI芯片领域的明星企业寒武纪,在长时间的沉寂后,股价突然飙升,市值一度突破6000亿元大关,甚至超越了长期占据“股王”宝座的茅台。这一戏剧性的转变,无疑与国产算力领域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息息相关。

寒武纪的崛起,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与近期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信号和产业动态形成了紧密的呼应。从2025中国算力大会的圆满落幕,到《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的正式发布,一个明确的趋势逐渐显现: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大潮中,算力,尤其是自主可控的国产算力,其战略地位正在被重新审视和评估。

算力角色的转变,是此次价值重估的核心所在。以往,算力被视为数字经济的“血液”,是支撑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产业发展的基础资源。然而,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进步,特别是大模型的广泛应用,算力已经从一个单纯的支撑角色,转变为驱动社会智能化转型的关键“动力源”。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对算力的需求呈现出指数级增长,这使得专用AI芯片,如GPU等,成为了不可或缺的核心部件。

这种需求的变化,不仅重塑了算力产业的价值逻辑,也为国产算力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以寒武纪、华为昇腾、海光信息等为代表的本土企业,在AI芯片、服务器、数据中心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打破了国外厂商的垄断地位。在政策引导和国内大市场的支持下,国产算力已经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在金融、政务、交通等多个领域实现了规模化部署。

然而,另一方面,国产算力产业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在绝对性能上,高端AI芯片与国际顶尖产品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同时,产业链上游的关键环节,如EDA软件、先进制造工艺等,仍然受制于人。更为关键的是,生态系统的差距使得国产芯片厂商在争夺全球AI开发者资源时处于不利地位。

在这样的背景下,政策的引导和市场的力量需要更加紧密地结合,共同推动国产算力产业的发展。在当前国际环境下,供应链安全和数据主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使用自主可控的算力基础设施已经成为一种战略选择。这为国产算力产业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市场机遇。

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国产算力产业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核心技术的突破需要时间和积累,生态系统的建设更是需要长期投入。在迎接产业浪潮的同时,必须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产业需要聚焦核心技术的研发、软件生态的构建以及应用场景的深度挖掘;而资本市场则需要以价值投资的眼光去发现和支持那些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