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Vivaldi浏览器的掌门人Jon von Tetzchner在其官方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引人深思的文章,对谷歌与微软将生成式AI技术强制融入浏览器的做法提出了尖锐批评。他认为,这种做法正在悄然改变用户的浏览习惯,从主动探索转变为被动接受。
据科技媒体NeoWin的报道,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和效率,谷歌、微软、Opera、Mozilla等浏览器巨头纷纷在自家产品中加入了AI聊天、自动摘要等前沿功能。然而,Vivaldi却在这一潮流中保持了清醒的头脑,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Jon von Tetzchner在博文中强调,网页浏览本质上是一种主动探索的过程,它带给用户的是发现新知的乐趣。而AI浏览器的出现,却可能将这种乐趣削弱为被动的旁观。他特别指出了谷歌在Chrome浏览器中推出的Gemini功能,以及微软在Edge浏览器中引入的“Copilot模式”,认为这些功能虽然看似便捷,却可能导致用户对中间层的依赖加深,进而引发对信息控制权和商业化方式的担忧。
“Copilot模式”以其全新的标签页设计和整合了聊天、搜索、导航的Copilot撰写器为亮点,能够自动完成诸如预约、购物清单等日常任务。然而,Tetzchner警告说,这种便捷性可能以牺牲用户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为代价,甚至可能改变整个信息分发的生态格局。为了支持这一观点,他引用了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数据,该数据显示,当搜索结果中出现AI生成的摘要时,用户点击传统网页链接的比例显著下降。
Tetzchner进一步指出,AI摘要的普及可能会削弱网站的多样性,甚至威胁到内容创作者的生存空间。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网络的多元性和探索的乐趣显得尤为重要。因此,Vivaldi承诺,在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之前,他们不会盲目跟风,引入LLM聊天机器人、网页总结或AI表单填写等功能。
Tetzchner表示,Vivaldi选择“以人为本,而非盲目追求炒作”,他们致力于保持用户探索的乐趣和网络的多元性。同时,他也承认,机器学习是一个令人兴奋的领域,未来或许能够带来真正有用且符合用户需求的功能。但在此之前,Vivaldi将坚守自己的原则,为用户提供更加纯粹、主动的浏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