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体融合与超高清视频技术快速发展的浪潮中,传统广电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挑战。芒果TV,作为新媒体视听领域的佼佼者,凭借其创新精神和前沿技术,始终引领着行业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芒果TV的业务版图迅速扩张,涵盖了综艺、剧集、纪录片、直播、短视频等多种内容形态,并加速应用超高清(4K/8K)技术。然而,这种快速增长的背后,传统制播体系逐渐暴露出难以适应新需求的弊端。尤其是多画面监测这一关键环节,面临着成本高、扩展性差、技术迭代缓慢等多重挑战。
为了破解这些困局,芒果TV携手华为,基于鲲鹏计算平台共同打造了“芒果智能监测云平台方案”。这一方案不仅解决了行业长期存在的技术痛点,更为广电行业的智能化升级树立了新的标杆。
传统监测系统依赖昂贵的专用硬件设备和商业软件许可,导致资源利用率低下。随着超高清内容的普及,硬件投入更是呈指数级增长。芒果TV在面临这一挑战时,发现基于X86架构的服务器在处理超高清信号时存在算力瓶颈。例如,在大型综艺直播中,需要同时监看上百路信号源,但X86架构服务器因算力不足导致画面卡顿、响应延迟,严重影响了播出安全和制作效率。
而“芒果智能监测云平台方案”则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限。该平台以鲲鹏服务器为算力底座,构建了高性能、高可靠、弹性伸缩的云资源池。通过将传统本地化、专用硬件设备迁移至云端,芒果TV实现了算力的分钟级动态扩缩容,有效应对了业务波峰波谷,显著提升了资源利用率,并大幅降低了硬件采购与运维成本。
在具体应用中,鲲鹏920处理器以其多核设计与高内存带宽,为业务提供了澎湃算力。在芒果TV的多画面合成监测系统中,单台鲲鹏服务器即可支持24路4K超高清信号实时监看与技审,相比X86方案的9路提升了167%。这一突破使得芒果TV在大型节目中仅用单台服务器就能实现大规模监控,硬件成本显著降低。
华为还通过编译器优化与开发工具链,将鲲鹏硬件性能发挥到极致。毕昇编译器和鲲鹏DevKit分别提升了软件性能和调优效率,使得芒果TV的多画面合成系统处理性能大幅提升。同时,针对媒体制播的特殊需求,华为BoostKit应用使能套件提供了场景化加速,进一步提升了关键业务的性能。
在《歌手2025》等大型直播项目中,芒果TV成功应用了“芒果智能监测云平台方案”,实现了24路4K超高清信号的同时监看,画面质量达到行业顶尖水平。直播过程中的画面调整等操作延时低至50毫秒,真正实现了“所见即所得”的丝滑操控。这些突破共同构筑了芒果TV在大型直播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卓越用户体验。
随着“芒果智能监测云平台方案”的成功落地,芒果TV的生产效率和成本结构得到了显著优化。基于鲲鹏DevKit的统一开发平台实现了“一次开发,多平台适配”,整体开发效率提升约20%。同时,依托欧拉系统的智能化统一管理平台,自动化水平与故障自愈能力大幅提升,运维效率提升约30%。
这一变革不仅提升了芒果TV的生产效能和成本结构,更为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芒果TV能够将更多资源投入内容创新、新技术探索(如VR/AR)和用户体验优化,进一步巩固其在新媒体平台的领先地位。
芒果TV与华为的合作,不仅是一次技术升级,更是广电行业从“封闭专用”走向“开放云化”的范式革命。鲲鹏以全栈技术创新,为芒果TV注入了降本增效、体验升级、业务创新的三大动能。这一成功实践充分印证了“算力即生产力”的产业趋势,为芒果TV乃至整个中国媒体产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