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上市公司半年报的悉数公布,其控股或参股的基金公司经营状况也逐一浮出水面。公募基金行业在上半年展现出了稳健的发展态势,权益市场的回暖以及行业降本措施的生效,为部分基金公司的业绩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上半年,行业内的业绩分化现象尤为显著。一些拥有丰富产品线及强大股东背景的基金公司,如易方达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南方基金、广发基金和华夏基金,凭借多元化的业务布局,实现了超过10亿元的净利润。特别是工银瑞信基金和易方达基金,分别以17.45亿元和18.77亿元的净利润,展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同比增长率分别达到29.64%和23.81%。
与此同时,部分业务结构相对单一的基金公司则面临了较大的业绩压力,有的甚至出现亏损。例如,江信基金、浙商基金和华西基金,上半年均亏损超过千万元。这一分化现象凸显了行业内部竞争的激烈程度,以及市场波动对基金公司经营业绩的直接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部分头部基金公司的净利润有所下滑,但行业整体的管理规模仍在持续扩张。截至上半年末,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达到34.3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了4.75%。这一增长不仅反映了居民财富向公募基金产品的倾斜趋势,也预示着指数化投资未来的广阔发展前景。
在头部基金公司中,一些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投研能力和拓展业务范围等方式,实现了业绩的稳步增长。例如,富国基金、天弘基金、博时基金等,上半年净利润均在5亿元至10亿元之间。这些公司在保持传统业务优势的同时,积极探索创新产品,以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一些地方银行系的基金公司在财富管理领域也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如宁波银行旗下的永赢基金,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82亿元,同比增长高达80.2%,业绩增幅位居市场前列。这些公司凭借股东资源的支持,不断优化管理规模,提升经营业绩。
与此同时,部分中小型基金公司也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投资能力和拓展市场等方式,实现了业绩的扭亏为盈。如富安达基金、东吴基金等公司,上半年均实现了盈利。然而,仍有不少基金公司业绩大幅下滑甚至连续亏损,行业内部的竞争压力依然巨大。
面对行业内的激烈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公募基金公司纷纷表示将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道路,加强能力建设,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合规风控水平。同时,他们也将积极探索创新产品,把握营销机遇,不断提升投资者的持有体验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