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汽车在近期的一次沟通会上,董事长李斌透露了公司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的展望。据李斌介绍,尽管今年一季度蔚来亏损了60亿,但公司内部对于四季度实现盈利目标的信心已从最初的1%提升至5%。这一转变部分得益于第二品牌车型乐道L90的热销,该车型在8月份交付量达到了10525辆,并带动了L60的销量增长。
尽管二季度的净亏损有所收窄,但仍然高达41.26亿元。李斌强调,四季度能否盈利,关键在于销量能否突破15万辆。具体而言,ES8需要销售超过3.5万辆,L90达到4.5万辆,萤火虫车型达到1.5万辆,其余则由L60和其他车型填补。为此,蔚来已经为5566车型标配了100度长续航电池包,并实施降价策略,以期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在沟通会上,李斌还回答了媒体关于研发费用的提问。他表示,研发费用的缩减主要源于人员的优化和项目的优先级调整。今年上半年的人员优化虽然带来了一定的成本支出,但也让公司更加聚焦于核心项目。他透露,尽管研发费用将从每季度的30多亿减少到20-25亿,但主要仍将用于新车型的开发,通过效率改进,减少投入也能保证原有的研发成果。
针对公司为何在2023年提出危机意识,但直到2025年才大规模推进降本增效的问题,李斌坦言,组织的改变并非易事,需要形成共识、调整流程和机制,以及公司文化的变革。他表示,只有在外部压力存在的情况下,改变才更容易推动。而蔚来现在正处于这样的关键时刻。
对于外界普遍关注的四季度盈利目标,李斌表示,这不仅是对公司可持续性的证明,也对品牌势能、销量、招聘和供应链关系等方面产生影响。他强调,如果达到15万辆规模仍不能盈利,那将反映出产品或管理上的问题。
当被问及蔚来是否变得更加务实时,李斌回应道,公司必须证明自己能够应对挑战。他还提到了与用户打交道方式的改变,特别是在产品定价和用户服务方面。尽管蔚来一直被视为用户型企业,但李斌表示,服务用户并不意味着不能做出改变,公司必须从整体用户利益出发,调整服务模式。
关于未来爆品的输出计划,李斌表示,持续推出爆款车型是每个汽车公司CEO的梦想,但并非总能如愿。然而,随着组织能力的提升,车型销量将逐渐回归到应有的水平。他以L60为例,尽管年初不被看好,但现在销量逐渐上升,证明了车型的竞争力和组织能力的提升。
在产能方面,李斌指出,智能电动车市场的新车效应很强,类似于消费电子市场。因此,蔚来采取了提前备货的策略,以确保快速交货和生产。他承认,这种做法虽然增加了资金占用,但对于满足市场需求是必要的。
面对四季度可能遇到的价格战和碳酸锂价格上涨等外部风险,李斌表示,公司只能基于自身能控制的部分制定目标,但外部宏观因素确实存在不确定性,这是不可忽视的风险。
最后,当被问及为何选择沈斐担任乐道的一号位时,李斌称赞沈斐具有强大的体系建设能力,特别是在可充可换可升级的体系方面有着全面的经验。他认为,沈斐的细致思考和执行能力有助于乐道稳定局势,并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