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小米汽车加速欧洲征程:兰博基尼设计师加盟,市场竞争力再升级​

   时间:2025-09-06 08:54:39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电动汽车领域再掀波澜,中国科技企业小米的汽车业务近期动作频频。继此前在德国慕尼黑设立研发中心后,这家以智能手机起家的公司正通过人才战略与市场布局,向欧洲高端汽车市场发起冲击。最新消息显示,前兰博基尼首席外饰设计师法比安·施莫尔茨(Fabian Schmölz)已正式加入小米,担任其欧洲设计团队负责人,这一任命被视为小米全球化战略的关键落子。

施莫尔茨的履历堪称豪华车设计领域的标杆。在兰博基尼期间,他主导了Temerario超跑的外形设计,其标志性的空气动力学造型与锐利线条成为行业焦点。更早前,他在保时捷任职的七年中,深度参与了718 Boxster跑车与纯电车型Taycan的设计工作,这两款车型分别代表了传统燃油性能车与电动化转型的里程碑。业内人士指出,施莫尔茨的加入不仅能为小米汽车注入顶级设计基因,更可能帮助其打破欧洲消费者对新兴品牌的认知壁垒。

小米的欧洲攻势早已显露端倪。今年7月,集团总裁卢伟冰通过社交媒体发布了小米SU7 Ultra原型车在德国纽伯格林赛道测试的画面,这一举动被解读为产品入欧的前奏。而研发中心的选址也颇具深意——慕尼黑作为宝马、奥迪等德系豪车的总部所在地,汇聚了大量汽车工程与供应链资源。该中心由前宝马限量车型部门总经理鲁道夫·迪特里希(Rudolf Dittrich)掌舵,其团队正专注于符合欧洲法规与消费偏好的车型开发。

设计端的强化并非孤立动作。8月初,曾主导宝马i系列电动车设计的凯·朗格(Kai Langer)宣布加盟小米,与施莫尔茨形成“双剑合璧”。两位设计师的背景截然不同却互补:朗格擅长电动化架构下的空间创新,施莫尔茨则精于性能车的视觉冲击力。这种组合暗示小米可能同时布局高端电动轿跑与实用型电动车两条产品线,以覆盖欧洲市场多元化的需求。

财务数据为小米的野心提供了支撑。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其汽车业务收入达206亿元,同比增长近两倍,交付量突破8万台。更引人注目的是,电动车业务毛利率攀升至26.4%,亏损幅度较上一季度收窄37%。管理层在电话会议中透露,随着供应链优化与规模效应显现,汽车板块有望在2024年下半年实现单月盈利,这为欧洲市场的长期投入提供了资金保障。

然而,全球化之路布满荆棘。当前小米在国内面临产能瓶颈,SU7车型的交付周期仍长达3-5个月,如何解决欧洲市场的供应链问题成为首要挑战。行业分析师指出,小米需在本地化生产与跨境物流间做出抉择:若选择在欧建厂,需应对欧盟严格的碳排放法规与工会谈判;若依赖国内出口,则需构建高效的物流网络并规避关税风险。零跑汽车与Stellantis集团的合作模式或提供借鉴——后者通过渠道共享帮助零跑快速打开欧洲市场,这种“轻资产”策略可能成为小米的选项之一。

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已趋白热化。特斯拉Model Y长期占据销量榜首,大众、宝马等本土品牌正加速电动化转型,而中国品牌如比亚迪、蔚来也在通过补贴与本地化服务争夺份额。小米的差异化路径或许在于“科技+设计”的双轮驱动:一方面依托小米生态链的智能技术优势,另一方面通过顶级设计师团队打造具有情感共鸣的产品。正如施莫尔茨在加盟声明中所言:“我们不仅要造车,更要创造能引发欧洲消费者共鸣的移动艺术。”这场跨越文化与产业边界的试验,正悄然改写着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版图。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