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交付周期长、价格波动大、安全争议多,小米汽车二手市场遇冷何解?​

   时间:2025-10-31 01:28:14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二手车交易市场,小米汽车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冷遇。作为亚洲知名的二手车集散地,北京花乡市场内新能源汽车专区的王老板坦言,现在收车小米汽车就像“接烫手山芋”,价格波动频繁到“几乎每天都在变”。

界面新闻实地探访发现,这个常驻近万辆二手车的交易中心内,小米SU7和YU7两款车型几乎难觅踪迹。经过多番询问,仅在市场角落发现一辆标价25万元的SU7,但商家明确表示该车已售出。“现在谁敢囤小米?上周收的车,这周市场价就跌了两万,卖一台亏一台。”一位从事新能源二手车交易的经销商无奈地说。

价格剧烈波动背后,是新车交付周期与市场需求的错位。多位车商透露,小米汽车当前交付周期仍需数月,导致二手车源极度稀缺。但即便收到车,也面临销售困境:年轻目标客群与二手车市场主流消费者存在明显代差。“来这儿看车的多是中老年群体,他们更关注性价比,对小米这种主打科技感的新能源车兴趣不大。”一位经营了15年二手车的店主指出。

这种供需矛盾已蔓延至全国市场。社交媒体上,多地车商晒出库存困境:某车商称“手里二十多台小米,现在看到就头疼”;另一则帖子显示,行驶7个月、原价超60万元的SU7 Ultra,挂牌44万元仍无人问津。行业分析师指出,二手车行业本就利润微薄,当价格波动幅度超过5%时,经销商就会选择暂停收车以规避风险。

新车市场的热度反差更显尴尬。原本需要加价上万元转让的小米汽车订单,如今在二手平台挂牌价已跌至2500-3500元,且越临近提车日价格越低。多位卖家表示,即使承担数千元损失也要尽快出手,而二手车商则集体暂停了订单回收业务。“现在收订单等于赌概率,万一提车时市场价更低,直接血本无归。”某车商算了笔账后摇头说道。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李颜伟认为,这种现象是二手车商与车主价格博弈的必然结果。“小米官方公布的交付周期没有实质缩短,车主不愿低价抛售,导致市场车源持续紧张。但经销商又不敢高价囤货,最终形成有价无市的僵局。”

更让车商担忧的是近期频发的安全争议。成都SU7严重碰撞事故中,电动车门无法开启的问题引发行业震动。尽管多款新能源车都采用电子门锁设计,但此次事故将安全漏洞暴露在公众视野下。“现在收车不仅要算经济账,更要考虑舆论风险。”王老板透露,近期已有同行因收购小米二手车遭遇消费者质疑,导致库存积压。

监管层面已开始行动。工信部近期就《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等强制性标准公开征求意见,拟规定所有车门必须配备机械释放装置,确保断电或碰撞后仍能徒手开启。这项修改若通过,将直接影响现有电子门锁车型的二手车估值。

数据层面,小米汽车2025年前三季度销量达26.6万辆,同比增长296%,纯电市场占有率4.88%。但李颜伟警告,若不能及时化解安全质疑,市场份额可能被竞品蚕食。“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安全敏感度远高于传统燃油车,一次事故就可能毁掉多年建立的品牌形象。”

对于二手车商而言,最现实的考量仍是投资回报率。“等小米把安全问题解释清楚,价格稳定下来,我们还是会考虑进货。”王老板摸着展厅里其他品牌的二手车说,“毕竟年轻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接受度在提高,关键看厂家能不能过安全这道坎。”

这场风波折射出新能源汽车产业扩张期的深层矛盾:当科技光环遭遇安全质疑,当产能爬坡碰撞市场理性,品牌方需要平衡的不仅是成本与利润,更是消费者对生命安全的根本诉求。正如某车商在朋友圈的感慨:“再炫酷的黑科技,也抵不过车门能打开的基本保障。”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