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深入推进,农村地区对这类环保车型的接受度显著提升。从江苏无锡到湖南长沙、岳阳,再到广西平果,各地正通过丰富车型选择、完善服务保障、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等举措,推动新能源汽车在乡村市场的普及。
在江苏无锡惠山区阳山镇,桃农陈月浩的新能源物流车成了合作社里的“明星”。这辆6座纯电物流车由上汽大通生产,货仓容量大,能装近百箱水蜜桃,且百公里电耗仅15.9千瓦时,续航里程达305公里。“过去用货运平台,成本高还慢,现在自己开车送,既放心又省钱。”陈月浩算了一笔账:新车享受省里以旧换新补贴1万元,厂家优惠4000元,到手价7万多元,运一趟货的电费仅20元左右。他感慨:“现在适合农村的新能源车型越来越多,拉货的微面、皮卡,家用的SUV,选择很丰富。”
江苏在落实国家“两新”政策的同时,今年初明确补贴资金向新能源车倾斜。截至6月30日,全省以旧换新申请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达58%,涉及补贴资金超41亿元。江苏省商务厅市场体系建设处处长金玉梅表示:“政策推动下,农村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认可度持续提高。”
服务保障体系的完善是新能源汽车下乡的关键。在湖南长沙宁乡市,比亚迪湖南瑞盛店经理张军介绍,门店提供24小时免费救援、上门试驾和接送服务,甚至报销客户看车的交通费。长沙县脸谱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则通过短视频平台直播,联合充电服务商推出“家门口充电”方案,并依托厂商服务网络提供“整车+双电”终身质保。
岳阳湘阴县的田果一直想换车,但嫌进城看车麻烦。东风卓联岳阳新港奕派店的销售顾问文钰姝驱车100多公里,将试驾车开到他家附近,还带来以旧换新补贴和厂家优惠。“算下来划算多了!”田果当场订车。文钰姝此次下乡收获20条潜在客户线索,签下3个订单。她认为:“服务到位,老乡才会买账。”
充电基础设施的短板正在逐步补齐。在广西百色平果市坡造镇龙马村,新能源充电站的建设让村民直呼“方便”。运维人员周光律说:“过去有人觉得农村建充电桩没必要,现在新能源车多了,民宿、农家乐没充电桩谁愿意来?”平果市作为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县,结合“四好农村路”和乡镇物流节点布局充电桩,已覆盖12个乡镇、54个重点村屯。
充电站建设因地制宜。龙马村离县城22公里,村部停车场20米长的废弃绿化带被改建为充电站,安装10个120千瓦双枪直流快充桩;太平镇那供村离县城较远,则建了3个快充桩和2个慢充桩,降低成本。周光律介绍,充电桩采用分时收费,鼓励错峰充电,并通过第三方平台搭建监管系统,实时“体检”、坏桩报修。
充电桩补短板与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同频共振”。上半年,平果新增公用充电桩超200个,带动新能源汽车销售328台,同比增长25.7%。广西工业和信息化厅装备工业处负责人表示:“建好管好充电桩,才能持续释放农村消费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