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科技触手可及!松江13项科技成果“变身”展品邀您体验

   时间:2025-10-27 15:20:37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松江区科技馆内,一场以“新质生产力·未来生活+”为主题的科普展览正在火热进行中。原本高深莫测的科技产品,通过精心设计的互动环节,化身为可触摸、可体验的科普展品,吸引着众多市民驻足参与。这场展览聚焦松江本土企业的13项创新成果,覆盖智能家居、智慧出行、城市治理等多个领域,让航天材料、卫星技术、智能医疗等前沿科技真正走进大众生活。

在素湃气凝胶抗寒服展区,观众正通过对比裸手与佩戴手套的御寒效果,直观感受科技带来的温暖变革;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飞机模拟驾驶器前,孩子们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兴奋地推动操纵杆,体验“飞行”的乐趣;太阳能实时数字站牌则通过可视化数据,展示北斗定位与绿色供电技术如何优化公交出行。这些互动设计让科技不再“高高在上”,而是成为触手可及的生活元素。

“原本以为科技企业离我们很远,没想到这些产品能直接服务生活。”观展居民张彩洪在体验智能毛发分级鉴定仪、舌面脉信息采集系统等设备后,难掩兴奋之情。她表示,通过现场操作,她对这些科技产品的实际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展览中,格思航天的“一代星”卫星模型以1:2.5比例还原量产卫星的平板构型,配合动画解说其“一箭多星”组网能力;乙十睡眠呼吸机则允许观众现场检测睡眠质量,并体验AI算法辅助的呼吸调节功能,这些设计都让科技变得生动有趣。

区科技馆副馆长徐辉介绍,展品筛选时重点考量三大标准:创新性需体现松江科创最新成果,互动性要便于公众参与,贴近生活性则让科技更接地气。“展览不仅是展示产品,更希望通过探究式互动传递科学思维。”他举例说,密码安全网关展区设计的国风解密游戏,让青少年在破解线索中理解加密逻辑,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深受欢迎。

自开展以来,该展览已接待观众超6500人次。国庆8天假期内,以家庭为主的参观群体日均超800人次,足见其受欢迎程度。展览尾声的“未来空间站”展区更是别出心裁,将国际科学漫画与松江青少年创作并置,其中一幅画作被还原为机器人实体,观众可佩戴“大脑帽”与之合影,充分体现科技与艺术的融合。

科技馆方面表示,展期结束后,部分展品将配合学校科技节开展巡回展示,延续科普展的影响力。据悉,松江区已连续两年举办“产品变展品”展览,本届展品是从30余件征集作品中精选而出,凸显区域新质生产力转化实效。除了此次展览,今年科技馆还推出“蔚蓝秘境-海洋生态科普展”,构建多元科普体系,为市民带来更多科技与知识的盛宴。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