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各省份陆续披露最新经济数据,河南省消费市场表现引发广泛关注。今年1至7月,河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6326.81亿元,同比增长6.9%,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在全国排名第三,在经济大省和中部地区均位居榜首。这一数据背后,折射出河南消费市场的强劲活力与转型成效。
消费场景的多元化创新成为河南消费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在郑州郑东新区万象城,新开业的“国内首店”汉堡餐厅引发排队热潮,下午四点便有市民专程前来尝鲜。商场内云南火锅店等热门餐饮品牌同样人气爆棚,消费者表示“非饭点时段排队更省时”。这种“错峰消费”现象,折射出年轻群体对品质生活的追求。6月28日开业的郑东万象城,迅速成为郑州年轻人聚集的潮流地标,印证了首店经济对消费的拉动作用。
从数据维度看,河南消费市场呈现“量质齐升”特征。2024年前7个月,河南社零总额占全国第五位,达到27596.69亿元;全年预计增长6.1%,增速领先全国2.6个百分点。细分领域中,基本生活类消费保持两位数增长,7月日用品、饮料零售额分别增长23.6%和18.8%;升级类消费表现突出,可穿戴智能设备、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幅达112.2%和15.1%。
新零售与餐饮行业的创新发展构成消费增长的双引擎。在零售领域,被网友誉为“6A级景区”的胖东来超市持续领跑,8月销售额达19.83亿元,前8个月累计突破153亿元。泡泡玛特等潮流品牌通过线上多平台同步发售新品,实现“秒罄”效应;“谷子经济”在郑州形成集群效应,二七商圈、新田360广场等区域成为二次元消费高地。餐饮方面,巴奴火锅、锅圈食汇等本土品牌加速全国布局,广顺兴粤菜、失眠企鹅精酿啤酒等细分赛道黑马,通过精准定位二三线城市和年轻群体,实现规模化扩张。
政策支持与业态创新形成发展合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后,河南推出汽车、家电、数码产品等五大领域以旧换新补贴,并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涵盖服务消费、文旅消费等八大领域。在业态创新层面,省级夜经济集聚区名单的发布,推动河南夜经济从“餐饮+购物”向“文化+科技+消费”融合模式转型。洛邑古城等项目通过沉浸式体验,成为夜间消费新地标。
人口红利与交通区位优势为消费市场提供深层支撑。作为近亿人口大省,河南城镇化率持续提升,农村人口进城带动住房、医疗、教育等领域消费升级。交通枢纽地位则吸引全国消费者,例如多地游客专程前往胖东来购物,形成“跨省消费”现象。专家指出,庞大内需市场与消费潜力释放,是河南消费增长的核心逻辑。
消费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日益显著。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4.5%,但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专家强调,扩大内需是应对国际形势不确定性的关键,通过消费带动企业订单增长、居民收入提升,可形成经济良性循环。尽管河南消费增速领先,但人均消费能力不足、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差异等问题仍需关注。消费升级不仅是经济命题,更是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