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一个月两度捷报频传 东方航天港构建全产业链格局年产能达50发

   时间:2025-09-10 11:28:08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3时48分,山东省近海海域的夜空被一束璀璨的火焰划破——由烟台海阳东方航天港总装出厂的捷龙三号遥七运载火箭,搭乘“东方航天港”号发射船腾空而起,以一箭十一星的方式将吉利星座05组11颗卫星精准送入600公里高度、50°倾角的低地球轨道(LEO),标志着此次海上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捷龙三号火箭在一个月内第二次为吉利星座组网任务“出征”。8月9日,遥六火箭刚完成同类发射,如今遥七火箭便接力登场,展现出强大的快速响应能力。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捷龙三号总指挥金鑫透露,团队在遥六发射后迅速开展火箭状态复盘与地面设备检修,同时对遥七的测发控流程进行深度优化,通过精简箭上单机冗余配置,既提升了发射安全性与经济性,也增强了任务适应性。

作为我国首个商业航天海上发射母港,海阳东方航天港的“硬实力”在此次任务中再次凸显。这里不仅是捷龙三号火箭的“诞生地”,更构建起覆盖“海上发射技术区、发射回收试验区、液体动力试验区”等七大功能区块的全产业链格局。6公里长的航天大道串联起“天上有星、陆上有箭、海上有船、空中有网”的产业生态,形成从研发制造到发射应用、再到文旅服务的完整闭环。

商业航天的蓬勃发展,让海阳成为资本与技术的“聚宝盆”。截至目前,当地已吸引30个航空航天产业项目落地,涵盖星箭制造、卫星应用、航天文旅等全链条领域,总投资超300亿元。从固体火箭总装到卫星数据服务,从发射技术服务港到液体火箭动力试车基地,一座现代化产业园区正加速崛起。

数据印证着海阳商业航天的“加速度”:已成功保障4型固体火箭18次海上发射,将115颗卫星送入太空,年总装总测火箭能力达50发。这种“高频次、高效率”的发射模式,不仅满足了商业客户对时效性的严苛要求,更推动我国商业航天从“跟跑”向“并跑”迈进。

面向未来,海阳的“航天版图”仍在扩张。年内,这里将保障捷龙三号、引力一号、天龙三号等多次海上发射任务,并开展液体火箭子级系统试验。通过建设海上发射技术服务港、卫星数据产业园等重点项目,海阳正着力打造“固液兼容、常态高频”的发射能力,推动时空信息产业与高端制造深度融合,为商业航天注入新动能。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