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A股上市险企交出一份稳健的业绩答卷。五家主要险企归母净利润合计增长3.7%,其中二季度单季增速达5.9%,资本市场回暖带来的资产端改善成为主要驱动力。新华保险以33.5%的半年度增速领跑行业,中国财险、人保财险分别以32.3%和16.9%的增速紧随其后,太平、太保也实现双位数增长。
投资收益分化成为上半年显著特征。新华保险总投资收益同比增长37.7%,人保、国寿分别增长28.3%和27.7%,而平安受可转债估值调整等因素影响,增速回落至17.5%。值得关注的是,FVPL(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股票占比差异导致利润弹性分化,太平因FVPL债券增值贡献较小,投资收益减少155亿港元。在利率下行背景下,各险企通过优化资产配置应对挑战,人保财险凭借非车险业务13.8%的增速实现综合成本率95.2%的改善。
营运利润展现韧性特征。平安、太保集团归母营运利润分别增长3.7%和7.1%,寿险板块表现尤为突出,平安寿险、太保寿险分别增长2.5%和5%。合同服务边际(CSM)作为营运利润稳定器,上半年人保、阳光增速超过10%,但国寿、太平受利率下行影响出现负增长。营运偏差的正向贡献与新业务价值(NBV)增长形成双重支撑,太保预计主要受益于投资端改善及营运偏差贡献。
渠道转型深化带来结构性变化。个险渠道代理人规模保持稳定,国寿、平安分别维持59.2万和34万人力,但产能出现分化。新华代理人月均产能同比增长74%至1.67万元,太保核心人力月人均规模保费增长12.7%至7.29万元。银保渠道成为新增长极,国寿、平安NBV分别增长178.7%和168.5%,新华银保新单保费激增150.2%。"1+3"网点合作限制放开后,头部险企通过资源倾斜实现银保业务跨越式发展。
产品策略调整显现成效。面对预定利率下调预期,分红险成为转型重点,太平长险首年期缴保费中分红险占比达87.1%,太保代理人渠道新保期缴分红险占比突破51%。NBV增长呈现梯队分化,人保、阳光分别以62.7%和47.2%的增速领跑,友邦在亚洲市场保持15.6%的稳健增长。Margin(新业务价值率)水平显著提升,平安个险Margin提高13.5个百分点至35.9%,阳光提升10.1个百分点至35.7%。
资产配置呈现结构性优化。上市险企二级权益投资占比普遍提升,平安、国寿股票+基金占比分别达13.8%和13.6%。OCI(其他综合收益)账户配置力度加大,平安OCI股票规模达4243亿元,同比增长61.2%。债券配置延续长期化趋势,寿险公司利率债占比普遍超过70%,太保通过增配利率债使债券占比提升2.4个百分点。综合投资收益率表现分化,新华以3.1%的综合收益率领跑,平安OCI股票浮盈超600亿元成为重要支撑。
行业格局持续向头部集中。A股5家险企归母净资产较年初增长1.1%,中期分红普遍实现两位数增长,新华以24.1%的分红增速和14.1%的分红率位居前列。财险业务表现稳健,中国财险、平安财险综合成本率分别改善1.4和2.6个百分点,太保财险通过结构调整使非车险COR下降2.3个百分点。随着9月预定利率再次下调,行业利差安全垫进一步增厚,头部公司负债成本优势将持续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