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港交所一周的奥克斯电气(2580.HK)仍未摆脱破发阴影。这家以“全球第五大空调厂商”自居的企业,9月2日首日开盘即跌破17.42港元发行价,截至目前股价仍停留在16.1港元,较发行价下跌7.58%。市场对其价值判断的分歧,在市场份额统计口径争议、专利诉讼阴影及家族控股结构中持续发酵。
招股书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称,按零售销量计算,奥克斯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达7.1%。但这一数据与行业惯例存在显著差异——格力、美的等龙头均采用销售额口径。以收入计算,奥克斯2024年297.59亿元营收仅占全球1.31万亿元市场规模的2.3%。国内市场中,奥维云网数据显示其线上份额从2024年的6.21%降至2025年1-8月的5.7%,线下份额更跌至第八名,与格力、美的、海尔合计超70%的市场占比形成鲜明对比。
专利纠纷成为悬在奥克斯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自2015年起,格力多次起诉奥克斯专利侵权,累计获赔超4200万元,其中2020年4000万元赔偿创下行业纪录。2019年格力举报奥克斯生产不合格产品事件,更引发监管部门介入调查。尽管财务损失可控,但品牌声誉持续受损。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奥克斯研发支出占比长期低于行业水平:2022-2024年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2.3%、2.4%,而同期格力、美的研发占比分别达3.4%以上和近4%,研发投入金额更是达到奥克斯的10倍。
家族控股结构与大额分红引发市场质疑。实控人郑坚江家族通过奥克斯控股持有83.54%股份,其胞弟郑江、内兄何锡万担任非执行董事。上市前夕,全资子公司宁波奥克斯电气向股东派发37.94亿元股息,超过2022-2024年68.39亿元净利润总和的55%。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未分配利润仍达31.48亿元,现金及等价物31.24亿元。这种“突击分红”行为,在研发支撑不足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兀。
海外市场成为奥克斯寻求突破的关键。2024年其出口销售额同比增长41%,北美地区营收增长85%,其中墨西哥市场收入激增92%;南美通过巴西ODM客户合作实现109%增长,东南亚市场增长39%。但毛利率短板依然明显:2022-2024年奥克斯毛利率维持在20%-22%,低于美的24%-27%和格力的26%-30%。这种差距在海外业务中同样存在,尽管其声称海外市场毛利率略高于国内,但与头部企业的整体差距仍未根本改变。
基石投资者的入场为奥克斯注入信心。中邮保险、华菱集团等6家机构合计认购5592.14万股,占全球发售股份的23.47%,认购金额约9.74亿港元。但这些股份的禁售期将于2026年3月1日解除,控股股东奥克斯控股的股份禁售期则分两段执行,至2026年9月1日届满。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两个时间点可能成为股价波动的重要催化因素。
当前市场对奥克斯的定价,实质是对治理结构、毛利率水平及专利风险的综合反映。尽管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得557.2倍超额认购,国际配售部分获8.3倍认购,但上市首秀的不完美表现,暴露出其在结构性短板上的脆弱性。若未来2-4个季度内无法在毛利率改善、海外营收增长及治理透明度上取得实质性突破,二级市场持续承压的概率将显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