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六部门开展3个月专项整治 剑指汽车行业“黑公关”“口水战”乱象

   时间:2025-09-11 04:07:35 来源:北京商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共同发布《关于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宣布自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此次行动聚焦汽车行业长期存在的“黑公关”“黑嘴”及恶意“口水战”等网络乱象,旨在净化行业舆论生态,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业内专家指出,汽车行业网络乱象已严重干扰正常市场竞争秩序。部分企业通过恶意诋毁竞品、夸大自身优势等手段争夺市场份额,导致行业交流偏离技术竞争本质,阻碍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此次专项整治不仅关乎企业个体权益,更涉及行业整体生态健康与消费者根本利益。随着治理深入,消费者将获得更真实的信息,企业与用户间的信任关系有望得到修复。

今年5月,一起车企高管言论争议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前奇瑞汽车营销公司副总经理姚飞在车主群内公开评价吉利银河星耀8为“烂车”,相关截图在网络迅速传播。事件发生后,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通过微博回应,称已与奇瑞高层沟通并妥善解决争议;奇瑞汽车执行副总裁李学用则发布声明,对涉事责任人作出停职处理。尽管事件以双方和解告终,但暴露出行业“内卷”已从产品竞争蔓延至舆论战场。理想汽车CEO李想此前曾公开表示,企业长期遭受有组织的抹黑行为,包括针对车主形象的恶意攻击。

面对持续升级的网络攻击,多家车企选择通过法律途径维权。9月4日,比亚迪新闻打假办公室宣布,就部分自媒体及其关联MCN机构恶意抹黑行为提起诉讼,要求公开道歉并索赔300万元。8月30日,江淮汽车法务部发布声明,针对“猎狐网”等账号传播的不实信息启动法律程序。这些案例显示,企业正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出击,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技术滥用进一步加剧了网络乱象的复杂性。根据《通知》披露,非法牟利手段包括制作虚假图片视频、恶意解读销量数据、攻击企业战略等,甚至出现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制造“网络水军”的新趋势。今年2月,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查处一起利用AI洗稿炮制谣言的案件。犯罪嫌疑人闫某某为吸引流量,编造“广州法院对某品牌汽车L3级自动驾驶追尾事故作出首例判决”的虚假信息,在多平台传播造成恶劣影响,目前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虚假宣传与不规范测评同样成为行业顽疾。部分企业通过操纵评测账号、捏造数据、选择性披露销售信息等手段误导消费者;在展会、论坛等场合制造话题,炒作不实信息。这些行为不仅侵害消费者知情权,更导致行业信任危机。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卢鼎亮分析称,网络乱象使消费者难以辨别信息真伪,长期来看将损害整个行业的公信力。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采取多维度治理措施:一方面要求企业自查自纠,畅通举报渠道,引导企业向网信部门举报乱象线索;另一方面建立快速处置机制,依法关闭违规账号,深挖“黑公关”背后的代理团队及委托企业。经济学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指出,治理行动将规范车企竞争行为,逐步形成舆论鉴别体系。随着真实信息增多,消费者与企业间的信任关系有望得到重建。

公安部网安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查处多起汽车行业网络违法案件。除AI洗稿案外,多地公安机关破获利用主板机技术操控网络舆论的犯罪团伙,有效遏制了技术滥用趋势。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加强跨部门协同监管,构建长效治理机制,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