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行业在政策调整与市场格局重塑的双重影响下,正经历着深刻变革。随着“禁酒令”对酒水利润的压缩和“全员社保”政策带来的成本攀升,叠加京东、阿里等互联网巨头跨界入局外卖市场引发的激烈竞争,行业格局加速分化。近期披露的22家上市餐饮企业财报显示,企业业绩呈现显著分化态势,13家企业实现营收正增长,15家净利润同比提升,其中瑞幸咖啡以44.6%的营收增速和达势股份504.4%的净利润增幅领跑行业。
头部企业呈现差异化发展路径。百胜中国凭借58亿美元营收和7.03亿美元经营利润维持行业标杆地位,其通过“万店计划”加速下沉市场布局,二季度新增336家门店中三至六线城市占比超50%,肯德基客单价在第二季度回升至38元,必胜客则通过价格调整将客单价降至76元。瑞幸咖啡延续扩张势头,上半年净增2109家门店,全球门店突破2.6万家,日均新增23家门店,外卖订单占比从17%跃升至30%,带动月均交易用户突破9169万。
火锅行业整体承压,头部品牌业绩出现下滑。海底捞营收同比下降3.7%至207.03亿元,净利润减少13.7%,公司将其归因于翻台率下降和模式调整。九毛九集团旗下太二、怂火锅等品牌营收下滑10.1%,呷哺呷哺虽亏损收窄至0.8亿元,但18.9%的营收降幅仍显经营压力。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茶饮赛道,蜜雪冰城、古茗等5家加盟制茶饮品牌营收同比增长30.1%,日均销售额显著提升,而直营模式的奈雪的茶仍面临1.17亿元亏损,尽管亏损幅度已收窄73%。
外卖业务成为行业增长新引擎。百胜中国二季度外卖收入同比增长22%,占餐厅总收入45%,肯德基、必胜客外卖销售分别增长18%和14%。新茶饮品牌借助平台补贴实现订单量激增,古茗单店日均出杯量达439杯,瑞幸通过外卖补贴新增用户占比达32%。正餐品牌加速布局线上渠道,海底捞外卖收入增长近60%,呷哺呷哺订单量增长超55%,小菜园外卖收入占比提升至39%,订单量增幅达31.3%。
特色化经营成为破局关键。海底捞通过场景创新打造近30家夜场主题店和50家鲜切主题店,同时推进“红石榴计划”孵化14个餐饮子品牌,烤肉品牌“焰请烤肉铺子”门店突破70家。巴奴火锅凭借“毛肚+菌汤”差异化定位,在高端市场逆势扩张,2025年一季度营收增长25.7%。小菜园深耕新徽菜领域,将传统工艺与健康理念结合,客单价稳定在55-60元区间,通过雅致的徽派建筑风格提升用餐体验。遇见小面以30-40种SKU构建产品矩阵,覆盖小面、冒菜、甜品等多品类,实现多元化消费需求满足。
地域特色菜系加速全国化布局。贵州菜凭借发酵酸香和辣椒复合风味在社交平台走红,相关话题播放量达数十亿次,钱摊摊安顺夺夺粉火锅等品牌门店突破百家。这种“地方特色+标准化”模式正在改变餐饮区域格局,北京炸酱面、武汉热干面等传统品类也面临创新转型压力。行业数据显示,具备差异化产品、场景创新能力和多元化渠道布局的企业,正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