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NASA称火星发现远古生命有力证据,我国2028年天问三号采样任务或迎新考量

   时间:2025-09-12 01:06:05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宣布,其"毅力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表面发现了可能指向远古生命存在的关键证据。这项由国际权威期刊《自然》杂志发表的研究成果,引发了科学界对外星生命探索的广泛关注。

科学家将探测重点锁定在火星杰泽罗陨石坑——这个被认定为远古湖泊遗迹的区域。2024年7月,"毅力号"在陨石坑内名为"Chevaya Falls"的岩石区域采集样本时,发现其表面分布着类似豹纹的斑点结构。这些直径约数毫米的斑点富含蓝铁矿和胶硫铁矿,前者含磷元素,后者含硫元素,这两种元素在地球生命体系中均扮演重要角色。

研究团队指出,地球某些极端环境微生物能够通过铁-硫-磷矿物的氧化还原反应获取能量。尽管这种化学反应并非生命活动独有,但科学家在采样区域未发现火山活动痕迹,排除了非生物成因的可能性。NASA局长肖恩·达菲表示,这是目前火星生命探索中最具说服力的证据。

火星环境演变史为这项发现提供了背景支撑。约40亿年前,火星曾拥有浓密大气层和流动液态水,地表温度适宜生命存在,其宜居条件甚至优于同时期的地球。但这种环境在约35亿年前因大气流失和水体干涸而终结。科学家推测,若火星存在生命,最可能形成于这段宜居窗口期。

尽管研究团队保持谨慎态度,但这项发现仍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目前"毅力号"采集的样本尚未返回地球,科学家无法通过实验室精密仪器进行直接检测。NASA承认,在样本抵达地球前,无法完全排除其他解释的可能性。这引发了关于地外生命判定标准的持续讨论。

中国航天领域正加速推进相关研究。计划于2028年发射的"天问三号"探测器,将执行火星样本采集返回任务,预计2030年前后带回火星岩石样本。该项目着陆点尚未公布,但业内人士推测,中国科学家可能选择与NASA类似的远古宜居环境区域进行探测,以验证火星生命存在的假设。

若火星生命存在得到证实,将彻底改变人类对宇宙生命分布的认知。银河系内估算存在1000亿至4000亿颗恒星,其行星总数可能超过万亿颗。火星案例表明,生命形成条件可能比此前认为的更为普遍,这不仅涉及简单单细胞生物,也可能包括复杂生命形式。

这项发现同时引发了关于生命起源机制的深入思考。如果火星与地球独立演化出生命,将支持"生命在适宜环境中普遍存在"的假说;若生命源于共同起源,则可能涉及行星间物质交换等复杂过程。无论哪种情况,都将为理解宇宙生命规律提供关键线索。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