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餐饮行业因预制菜争议再度成为舆论焦点,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与知名企业家罗永浩的隔空交锋引发广泛关注。事件起因于罗永浩在社交平台公开发文,直指西贝餐厅菜品存在"预制菜占比过高且定价不合理"的问题,其用词犀利引发连锁反应。
据罗永浩9月10日发布的微博显示,他在西贝门店用餐后评价称"几乎所有菜品都是预制菜,价格却远超市场合理区间",更以"恶心"形容消费体验。他同时呼吁国家出台法规,要求餐饮企业明确标注预制菜使用情况。这条动态迅速登上热搜榜,将西贝推至风口浪尖。
面对质疑,西贝方面展开双重回应。客服团队通过官方渠道强调,招牌牛大骨坚持每日现煮工艺,莜面制品由厨师现场手工制作,炒菜类菜品均采用当日送达的新鲜蔬菜现炒。但值得注意的是,贾国龙此前在公开场合曾表示"优质菜品需要预制工艺支撑",这与当前客服声明形成微妙反差,令部分消费者产生困惑。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9月11日晚间作出强硬表态,连续使用三个"一定"强调维权决心:"我们一定会起诉罗永浩,他的言论对品牌造成实质性伤害。"企业法务团队认为,罗永浩作为公众人物使用情绪化词汇,已超出正常消费者评价范畴。为表诚意,西贝同时宣布自9月12日起全国门店后厨实行透明化管理,消费者可随时监督菜品制作流程。
针对西贝的起诉声明,罗永浩迅速展开二次回击。他在社交平台质疑企业回应存在矛盾,并透露正在联系专业机构进行预制菜成分检测,强调"消费者有权知道食物的真实属性"。这场争论意外引发公众对预制菜行业标准的深度讨论,包括预制菜定义边界、价格体系合理性以及消费者知情权保障等议题。
值得关注的是,罗永浩为强化论点在朋友圈公开征集预制菜行业专家,此举被解读为为后续交锋储备专业资源。观察人士指出,这场争议与罗永浩2011年维权西门子冰箱事件存在相似性——当年他因质疑冰箱门闭合问题,在北京总部当众砸毁三台问题冰箱,最终迫使企业道歉整改。
回溯历史,罗永浩与西门子的纠纷堪称经典维权案例。2011年9月,他率先在微博曝光自家及两位公众人物的西门子冰箱存在闭合缺陷,在与企业沟通无果后,于11月20日组织"砸冰箱"行为艺术。尽管西门子始终强调产品符合国标,但持续发酵的舆论最终迫使其在12月4日公开致歉并承诺改进服务。该事件不仅重塑了消费者维权范式,更推动家电行业质量标准升级。
当前预制菜争议仍在持续发酵,行业观察者认为,这场风波或将加速推动预制菜国家标准制定进程。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认知的提升,餐饮企业如何平衡工业化生产与品质保障,正成为新的行业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