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俄免签“一键开启”:跨境串门成日常,两国烟火气自此无缝相连

   时间:2025-09-12 12:22:11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俄互免签证政策落地后,两国边境城市率先迎来“串门热”。从哈尔滨早市到黑河江畔,俄罗斯游客的身影与本地居民自然交融,东北方言与俄语交织的场景成为新常态。这项自2025年9月15日起实施的政策,允许双方持普通护照人员以旅游、探亲、商务为目的入境,停留期长达30天且无需办理签证。

政策官宣当日,在线旅行平台数据骤升:莫斯科至北京航线搜索量激增400%,圣彼得堡至上海、符拉迪沃斯托克至哈尔滨等航线热度翻倍。携程平台显示,2025年暑期俄罗斯来华订单量同比暴涨150%,义乌市场俄罗斯采购商数量增加三分之一,中欧班列对俄进出口额半年突破14亿元,同比增长160.9%。

边境口岸的热闹更直观。绥芬河口岸日均出入境人数突破1500人次,创近三年同期新高。俄罗斯游客左手提着油条、右手握着格瓦斯的画面,与黑河市民坐船五分钟过江吃俄式烤串的场景,共同构成跨境生活的鲜活注脚。甚至有俄罗斯青年做起“跨国代购”,将中国小米手机等电子产品带回国内销售。

政策红利并非首次释放。2024年8月,中俄已恢复3-50人旅行团免签政策,允许15天停留期,覆盖黑龙江、吉林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旅游线路。但此次互免签证的突破在于,将“组团寒暄”升级为“自由串门”。俄罗斯旅行社协会副主席谢尔盖·罗马什金预测,赴华游客数量将增长30%-40%,商务人士“当月往返两三次谈订单”将成为常态。

中国游客的出行热情同样高涨。政策官宣后,北京至圣彼得堡机票搜索量周环比增长3倍,莫斯科、喀山等目的地搜索量翻倍。社交媒体上,“周五请假追极光”“国庆贝加尔湖畔晒大列巴”等攻略刷屏。游客计划从绥芬河乘火车深入海参崴,或自驾穿越满洲里草原,解锁西伯利亚的四季风光。

跨境流动的便利,正重塑两国对彼此的认知。过去,俄罗斯在中国人眼中是货架上的巧克力、伏特加和套娃,或是新闻里的国际动态;如今,莫斯科咖啡馆的俄语民谣、圣彼得堡涅瓦河畔的街头艺术、海参崴市集的俄语教学,让文化接触从“符号想象”变为“真实体验”。留学生周末可飞回北京看父母,跨境生意人上午在义乌谈货、下午飞圣彼得堡见客户,效率大幅提升。

这种深度交融的背后,是政策对民间交流“最后一公里”的打通。普京在东方经济论坛上的承诺——“以对等方式回应中国的友好举措”,让地理上的“隔壁邻居”真正变为逻辑上的“无障碍社区”。当签证壁垒拆除,跨境流动进入“无卡顿模式”,两国人民用脚步丈量出的,不仅是地理距离的缩短,更是文化温度的传递。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