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男装龙头企业海澜之家正式启动赴港上市计划,拟通过发行H股登陆香港联交所。这一战略举措被视为企业突破增长瓶颈、加速全球化布局的关键一步。据公告显示,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海外业务拓展、品牌矩阵升级及数字化能力建设,标志着这家深耕男装领域二十余年的企业正式开启国际化新征程。
追溯企业发展脉络,海澜之家的崛起堪称中国服装行业转型样本。1988年,创始人周建平以30万元启动资金创办三毛纺织厂,历经三次战略转型:从粗纺到精纺的技术升级,再到2002年开创"自选式男装零售"模式,构建起"上游可退货+下游类直营"的轻资产运营体系。这种创新模式使加盟商承担有限风险的同时,享受保底收益,推动门店数量在十年间突破3000家。2013年借壳上市后,企业迎来高光时刻,2019年营收突破219亿元,净利润达32亿元,稳居国内男装市场榜首。
然而,这家行业龙头近年面临多重挑战。2025年中期财报显示,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42%至15.8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骤降55.7%至23.17亿元。更值得关注的是,存货周转天数攀升至322.9天,较去年同期增加50天,显示库存压力持续加剧。市场分析指出,国内消费需求疲软、电商渠道冲击以及品牌老化问题,共同导致企业增长动能减弱。
在财务策略方面,海澜之家长期奉行高分红政策引发市场热议。数据显示,自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达214亿元,分红融资比高达157.55%。其中2023年分红比例达91.11%,2024年维持在91.22%,均远超公司章程规定的70%下限。这种"现金奶牛"式的利润分配,虽赢得部分投资者青睐,但也引发对扩张资金不足的担忧。特别是在计划投入巨资拓展海外市场的背景下,上半年海外收入仅2.06亿元,资金缺口问题凸显。
面对国内市场饱和,企业将战略重心转向海外。截至2025年6月,已在东南亚、中东及非洲开设111家门店,其中马来西亚等市场实现盈利。下半年计划进军中亚、非洲新市场,并在悉尼开设澳洲首店。国金证券研报指出,东南亚地区35%的华人占比和强劲消费力,配合商场社交场景的稀缺性,为品牌提供了理想发展环境。公司采用"本土化设计+高性价比"策略,单店投资回收期控制在18-24个月。
在品牌架构上,企业通过"内部孵化+外部合作"构建多元化矩阵。旗下拥有女装OVV、婴童英氏、家居海澜优选等自有品牌,同时代理HEAD、阿迪达斯FCC系列等国际品牌,形成覆盖全年龄段的消费生态。2025年上半年,非男装品类收入占比提升至28%,有效降低对单一品牌的依赖。与京东合作的"京东奥莱"折扣零售业务已开设23家门店,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年轻化转型由85后董事长周立宸亲自推动。自2020年接任以来,企业营销策略发生显著变化:削减传统央视广告投入,转而赞助《跑男》《最强大脑》等综艺节目;签约潘展乐、陈哲远等新生代偶像;董事长本人多次参与直播带货。但市场观察指出,主品牌"男人的衣柜"定位仍较固化,产品设计与潮流趋势的衔接存在提升空间。如何将资本优势转化为产品创新能力,成为检验转型成效的关键指标。
从地方纺织厂到跨国企业集团,海澜之家的发展轨迹折射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之路。此次赴港上市不仅是融资渠道的拓展,更涉及企业治理、品牌塑造、供应链优化等深层次变革。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这家男装巨头能否通过资本运作实现战略突围,将持续引发市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