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储能领域迎新政!2027年装机目标1.8亿千瓦,锂离子电池成主流​

   时间:2025-09-12 13:30:13 来源:博闻财经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发布《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为储能产业注入强劲发展动能。根据方案目标,到2027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突破1.8亿千瓦,直接投资规模预计达2500亿元,标志着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方案明确将锂离子电池储能作为核心发展方向,同时推动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飞轮储能等技术商业化进程,并鼓励固态电池、重力储能、氢储能等创新技术开展示范应用。这种"主辅协同、多元发展"的技术路线,既立足当前产业基础,又为未来技术突破预留空间。

与传统抽水蓄能依赖地理条件不同,新型储能以电化学技术为主导。锂离子电池凭借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成本持续下降等优势,已成为电网调峰、工商业储能、家庭备用电源等场景的首选方案。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达7376万千瓦,占全球总量的40%以上,2025年上半年更以29%的增速突破9491万千瓦,内蒙古、新疆、山东等地形成千万千瓦级储能集群。

产业布局方面,已形成完整产业链体系:上游涵盖电池材料、变流器、管理系统等核心部件制造;中游聚焦系统集成与解决方案提供;下游则深度融入风光发电、电网调峰、工商业储能等应用场景。这种全链条发展模式,既保障了技术自主可控,又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新型储能的战略价值不仅体现在能源领域。面对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超70%、煤炭消费占比仍达56%的能源结构,储能技术成为提升能源安全的关键抓手。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爆发式增长——单个GPT-4模型训练耗电达2.4亿度,预计2026年全球AI数据中心用电量将翻倍,储能系统已成为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

当前,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等龙头企业已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形成技术壁垒,阳光电源、海辰储能等企业在系统集成方面崭露头角。值得注意的是,方案特别强调"各类技术路线及应用场景进一步丰富",为中小企业在长时储能、分布式储能等细分领域创造了发展机遇。

业内专家指出,储能产业正与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形成深度协同。作为这些战略产业的"能量心脏",储能技术不仅关乎能源转型成败,更将成为决定未来产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和技术迭代加速,我国有望在全球储能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