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工智能(AI)在投资领域的应用引发广泛关注,甚至有未成年人加入尝试行列。17岁的高中生内森·史密斯便是其中之一,他受广告启发,投入数百美元开展了一场“人机对决”,试图验证AI在股市中的盈利能力。
实验于2025年6月启动,史密斯选用GPT-4o和DeepSeek两款AI模型,为其设定统一规则:以100美元本金,在美国市值低于3亿美元的微型股中交易。两款AI的初始策略截然不同:DeepSeek迅速将全部资金投入市场,而GPT-4o则采取更为保守的操作。
实验初期,DeepSeek因依赖过时数据,短期内亏损18.06%;而GPT-4o凭借实时数据获取能力,收益率一度达到6.72%。这种差异源于模型的信息更新机制——GPT-4o能实时抓取市场动态,而DeepSeek仅能分析历史数据。
随着时间推移,GPT-4o的优势愈发明显。两个月后,其投资组合累计涨幅达25.2%,远超同期标普500指数4.5%的涨幅。其中一笔交易更是在一周内实现超10%的收益,令史密斯对AI的表现感到意外。不过,他也强调,实验规模和时间有限,结果仅供参考,不可视为投资建议。
事实上,AI参与股市交易并非新鲜事。多项研究显示,ChatGPT等工具在评估股票吸引力和回报率方面表现出一定预测能力,为投资策略提供了新方向。但史密斯提醒,尽管实验结果积极,投资者仍需保持理性,避免盲目跟风。